第一百三十二章 汉中防线 (第2/3页)
对于益州来说,也是一个鸡肋,要知道刘循急行军到上庸花了五天时间,这还是益州军一直锻炼的缘故。真正难的是什么,这道路太难走,要不然刘循肯定会动用骑兵来进行突袭。
那可以想象,要知道按照古人的计算方法,汉中到上庸可是有着八百多里的路程。如果正常行军的话,起码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万一路上下雨什么的,那这仗没打就要撤兵了。
敌军如果进攻进攻上庸,汉中的援军走陆路的话真的很难及时支援。因此刘循准备在汉水组建一支水军,这支水军不需要战斗力,主要的任务就是运送兵力和物资。做到让汉中,上庸连成一线。
刘循让人把汉中的张清给调了过来。
上庸太守张清,副将马岱,庞柔。这庞柔是庞德哥哥,当然武力没有庞德那么高,但也算不错了。上庸守军两万,这些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或者是原先申耽留下的士兵改编的。
武都,汉中,上庸连成一线。而且这三个地方都布置了重兵,武都两万士兵,守将杨二郎。阳平关一万士兵,守将吴兰,马忠。
每个地方都需要士兵来防守,要是现在进攻西凉,还真不好办。益州军中新兵出现了不少,影响了整体的战斗力。
拿下西凉不仅仅需要面对曹军,还要面对来自少数民族的威胁,虽然马超在羌族有威名,那也只是有威名而已。冬天照样来抢你东西,而且其他少数民族也是对西凉的危险,这就需要大量的士兵了。
汉中太守,赵季良。统兵大将,杨业。由杨业亲自镇守汉中,刘循放心。军师法正,阎圃。将军杨三郎,杨八郎,雷铜,庞德,吴班,张嶷,马休,马铁等。汉中北军三万,白虎军三万。整个汉中可以说是兵将齐全,声势浩大。
刘循认为要给杨八郎机会,一直待在刘循身边也不好。需要培养统率之才,杨八郎虽然比不上杨六郎,但是并不比其他的几位哥哥差,而且他的年纪小,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马超的八千骑兵也留在汉中,带回益州的话太麻烦,把马超带回益州就可以了。这八千骑兵被刘循命名为飞羽骑。
这一次大战,刘循也让父亲刘璋准备了蜀锦上千匹送给有功劳的家属,金银钱粮则从缴获的里面拿出一部分出来。打了胜仗,那肯定要奖赏的。
剩下的重骑兵就在汉中休整,重步兵也留在了汉中。这两支部队放在哪里都是强军,当然重骑兵现在也只不过是顶着一个名号。
可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