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汉中防线 (第3/3页)
步兵在这年代是无敌的存在,三千人完全可以抵挡三万人的进攻。盔甲厚重,行军速度慢,也是重步兵的弱点。因为当时从益州过来的那会,都是把盔甲放在马车上,士兵轻装进军的。
重步兵可以说是刘循手中的杀手锏,要不是系统给的重甲,刘循也没机会组建这么一支重步兵,这是一支可以让天下诸侯忌惮的部队。
至于系统给的三千副大盾也留在了汉中,这大盾太重,如果在给重步兵使用,重步兵也不一定能用的动。如果最后实在不行,也就是找不到适合的兵种,刘循会选择把大盾给融化,这一面大盾的重量达到四十斤。如果把这些大盾制作成武器,起码可以武装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部队。
陷阵营这一战的损失不大,因为一部分陷阵营士兵是老兵,另外一部分士兵是益州讲武堂二期的学员。
这一次大战以后,这些学员都成熟了不少,从青春年少,脸上带着一丝稚气。到现在的一脸的刚毅,可以说战场很锻炼人。
损失不大的其中一个原因,那就是学员训练时候需要付出的代价,已经训练强度都是别人的三倍,这是不可想象的。这才能快速的让这群学员成长。虽然看到辛辛苦苦培养的学员牺牲在战场上,但是革命的胜利哪有不牺牲的呢!
存活下来的三百余名讲武堂二期学员,刘循留给杨业两百名学员,让他补充到汉中的各个部队当中去。当这一批学员教给杨业分配的时候,那汉中的几个将领都快打起来了,连杨二郎和杨三郎都差点打起来,可以想象,这一批学员,对于汉中众军来说是多重要。
不是刘循小气,不肯把三百学员全部给杨业,首先陷阵营老兵如果愿意去下面部队,那起码也是百人将。但是第一批的陷阵营都是刘循系统召唤出来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他们的任务就是服从命令。因此刘循也就没打算把他们下放到部队。
陷阵营现在放出去两百人,那他还是需要人员来补充的,没人进入陷阵营,那刘循的这一支陷阵营不是出现空缺了,这样不是很好。好歹现在陷阵营也是刘循的亲卫之一。巴郡杨六郎的部队也需要这一批学员,等回CD以后,他会把剩下的一百名学员交给杨六郎。
由于狼多肉少,最后还是要让刘循来做决定,杨业都已经被吵的烦了。于是刘循让其中一百名学员补充到上庸张清的新军当中去,毕竟上庸的部队是真正的新军,他们根本不懂益州军的军规,也不懂的益州军的战法,需要人花时间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