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繁华汴京 第119章 蔡全当家 (第3/3页)
一起奔向新生活。
“新家主是看不上咱们呐。亏着老头子还在想,宁可破家也要保住主枝的元气,如今看来是没指望喽。列祖列宗,不是老头子只想保存自家,只是蔡家需要留种啊,现在的家主不是个能护家的……”这又是和蔡京一辈的族老,抱着几个牌位哭哭啼啼地,最后哭晕在地,被他两个儿子架走。剩下的各房代表,脸上似开了印布坊,痛惜、不屑、心虚等情绪一一浮现。
许是怕蔡全反悔,或者两位族老奠定的基调十分合适,既不难堪又不难看,还有为蔡家东山再起而隐忍的“大义”在,走的人越来越多。各房代表的表演各有千秋,都接受过良好的经学教育,深思熟虑之下没出岔子,也算是“好聚好散”了。
各方代表有痛诉蔡全不靠谱、自己只能走人的,有大骂主枝谁谁不孝、早晚给蔡家带来灭顶之灾,所以自己不得不离去的,还有想划走更多产业、要求主枝给个交代的,不一而足。情绪激动时,撞墙、撞柱子的,掏出刀子明志的,磕头染得满地是血的,异彩纷呈。
随着一个说话不利索的瘦弱中年男子,抱着牌位磕磕巴巴地说完早晚振兴蔡家之类的话,然后快步离去之后,场中只剩两房的代表。一个是蔡全的亲兄弟,一个是和蔡全从小玩到大的蔡家远房。后堂脚步声传来,脸上满是愤懑神色的两人正襟危坐。
蔡全穿着重孝,在桌上的香炉里上柱香,头也没回地问:“你们怎么没走?”声音有些沙哑,但非常坚定。没有咄咄逼人的语气,却让人感到压力。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俺脑子不好使,向来不受待见,要不是堂哥你,家里还吃糠呢。俺也没有好去处,只能跟着你。”
蔡全转身看向那位远方堂弟,嘴角咧了咧,“以后你也是我亲兄弟。蔡家,倒不了。”
冷风过堂,蔡全的影子在地上摇晃……
明日便是冬至,蔡京死讯传来后,汴京很多豪门大户的家主都没休息。有人心有戚戚,有人幸灾乐祸,更多人考虑的问题比较实际,比如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位大人,便在连夜商讨瓜分蔡京官场遗产的计划……
将门五大家,张李王樊马。马家太爷收到管家急报,裹着袍子来到暖阁,看着蔡家的情报,手心的核桃转个不停。
管家小心提醒,“老爷,咱家商号的管事还在外面,是不是……”
马家太爷还保留着武人的豪气,一拍脑门,“哎呀,忘了这事。赶紧让他进来,别冻着。”
将门在汴京的商号最为要紧,大半管事都是家生子,执掌账目等机密的管事和掌柜更是家主亲近之人。深夜见到马家太爷的这位管事曾经是马家太爷的亲兵,救过马家太爷一命,有深夜敲门求见的资格。
这位管事不慌不忙,说着自己的计划,“启禀老爷,大概情况便是如此。蔡家已然倒塌,保不住多少东西,谁先一步下手便可吃到最肥的一块儿,请老爷定夺。”
铁核桃“呲”地停在手掌,马家太爷舒服地靠着椅背,“最肥的几块儿不要,量大不塞牙的可以拿一下,但不要贪。蔡家的那个船帮头头儿拉拢一下,注意点吃相……世间不易啊,当年老子在战场上,你小子老是想往前窜……”
马家太爷牢记让马家长盛不衰的家训,迅速做出取舍,然后便开始忆往昔峥嵘岁月。亲兵出身的管事感动地稀里哗啦,得到船帮干股和马家太爷的皮氅后再也控制不住,抱着当年将主的粗腿痛苦流涕。
盯上蔡家庞大资产的不只是马家,也不知是将门。在这场盛宴里,大族豪绅是主力,各大商号是下手者,皇族和大族是最大获利者,将门和官绅、豪商吃的是边角料。最后剩的一点渣渣,便是给各地的绅民豪强分食,略作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