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繁华汴京 第162章 直奔明州 (第2/3页)
永乐朝是打败了官军的企图,可咱们真的安全了吗?”直到所有文官武夫都认真起来,方腊才继续道:“大周可是拥兵百万,未损根骨,杭州随时可能被围。到时官军兵临城下,你们便要挺着一身肥肉上战场,或者束手就擒?”
永乐朝的中高级武将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跟随方腊起事的老兄弟,二是各地投靠的小股流民军,三是受到提拔的新锐将领。最有危机意识的,恰恰是第三类人。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几名顶盔掼甲的亲卫进入堂中,开始为圣公方腊披甲。几声惊呼响起,也有人出言问询,但方腊一言不发。
穿好金红色的钢制山文甲,方腊才手捧头盔,淡淡说道:“你们在杭州城里占豪宅、抢商铺、抢清倌人,孤不怪你们。但继续这样下去,开春之后,永乐朝便危险了。”
方腊戴上头盔,叹口气,“日子过得安逸了,你们都不想战了,前线告急的时候,你们谁都不愿意去。失去獠牙利爪的老虎,连猪都不如。”
“最可悲的是,你们这些人总是拦着老子上战场,说什么不立危墙之下。心里打的主意,怕是只要把孤按在杭州不动,你们便可躲懒不上战场,过舒坦日子吧?”
方腊大踏步走出去,“孤要去打柯桥镇,你们随便。”
随便?谁敢真随便!
杭州城一片大乱。留在杭州的将校头目眼见圣公大人亲征,又无人敢劝,只好全部穿好盔甲,飞快跑到南城门请战。
在危机意识和方腊的策动下,永乐朝高层暂缓了腐化速度,重拾武勇,开始新一轮扩张。
前不久改任钱塘江南岸萧山关防守的薛斗南披衣起身,收到亲兵报信的他都震惊了。
薛斗南在懵逼的状态下,命令全部精锐集合,跟着圣公大人直奔柯桥镇。薛斗南顾不上其它的,要是圣公出点什么事儿,一切都完了!
破晓时分,方腊亲临柯桥镇,置官军船队的弓箭袭扰于不顾,立即命令进攻。
刘光世从没停止过对柯桥镇的修缮,但柯桥守军架不住方腊军披甲精锐的拼死一击,大半个时辰即告崩溃。
柯桥陷落。
永乐朝和大周的资源不对等。方腊吸取屡屡泄露情报、最后只能和官军拼消耗的教训,只和方天定、方肥等少数几人商量过后,便马上行动。
一击奏效。
方腊军攻下柯桥镇,也不管飞速逃散的刘光世部下,直奔东南。方腊的目标不是别处,而是:明州!
与此同时,出了杭州西门的方腊军奔向丘陵河沟、湖泊小河,即将开始攻城掠地。他们不需要占领多少地方,主要是起疑兵的作用。真正的杀手锏由方天定率领,混入其中,目的不明。
方腊出发一日后,杭州北面的邬福才收到方腊军令,就地防守。又一日,守卫余杭和桐乡的石宝也接到了类似命令。
永乐逆匪北守南攻,于年节前大举出兵,消息飞速传往四面八方……
如今已是方腊亲征的第三日,中午。
汴京西城,黄潜善受邀来到汪伯彦的府宅。
寒暄一阵,用过午餐,又喝了一会茶。趁着日头正好,汪伯彦请黄潜善到后宅一续。
两位几乎走到人生顶点的顶尖聪明人闲谈着这几日的奏报,不时对某些人事做出品评。
黄潜善眼前一亮,快步上前,仔细查看一番,佩服道:“汪相家里的冬竹,果然不一般。”
汪伯彦谦虚一阵,“小道耳,种来权当消遣。江南的方腊,茂和怎么看?”
论官位,汪伯彦已是同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