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江南商战 (第2/3页)
自己的大儿子,江南的富绅豪商欺人太甚!
更可怕的是,一旦被那些人得逞,通过成家大郎害了寨主大人的性命,成家的命运可想而知。
然而找人报仇是不行的,李响都做不到。
成吏员现在一门心思地要从江南多赚钱,以此作为报复,不然整个人都要憋坏了。
丁史航想了想,神秘地笑笑,低声说起一则八卦,“唐家商号的掌柜啊。”
“我听说他那个患难与共的媳妇儿看得他很严,看某个女子两眼都要哭一场。”
“到了江南花花世界,他便挨个逛青楼行院,许是染了什么病。哦还有,听说他传染了半船人,也不知有没有其他人受害。”
成吏员眼角抽搐,抹了把脸后苦笑道:
“真是……不争气,可是个好苗子呢。我记得由他作保,有个叫翟稳当的船主带走咱们一百多伤员,交接没问题吧?”
“上午刚收到捎来的信件,已经交接了。路上失去八条性命,其他人暂时无恙。”
“那便好。庄内子弟是寨主大人的根基所在,也是咱们明月庄的支柱,万万不可轻损。咱们能不被人欺负,就是因为能打!”
“小子觉得也是。长江之上,大多数商人见到兵丁官差,恨不能把腰弯折,只有咱们庄内南下的商家能够直起腰说话。”
“如老夫这般在山里落脚不久的,感触更深呐……嘿,这个陈迦星还真是卖力,省下不少钱不说,竟已联络上几十伙人贩子。该有一万三千左右的妇人北返了。”
丁史航虽然很反感贩运妇女的行为,却明白秦岭中因为太缺妇人,已经发生太多恶心事。他见成吏员没有松口气的意思,惊讶地问道:
“一万多妇人了,难道还不够?”
成吏员无奈地皱起眉头,竖起三根手指,叹口气道:“三万,起码需要三万妇人。”
“这么多?!庄内人家是直接在江南上交抽成,但也远远不够啊,缺少的钱粮从哪儿来?搭上整个公中也不够吧……”
“一个字,借!”
“借庄内人家的钱?这倒是个新鲜办法,但秦岭土民太穷,怎么还上娶老婆的钱?”
“寨主大人思虑长远呐。早有方案,真正是精妙无双,简单可行……”
后半夜,丁史航劝精力透支的成吏员早些休息。他则按照成吏员的安排,坐上一艘官军快船,低调地向大海驶去。
两天半后,丁史航在相当于拉锯地带的海盐县城南部,也就是杭州湾北岸的一处荒僻地点登陆,静静等候不远处的张永年完成交易。
和永乐伪朝大军生死厮杀过的丁史航实在难以理解,寨主为何要与永乐逆贼做交易。他看着北面不远处已经被破坏地一干二净的海盐县城,为遭灾的百姓默哀一阵。
方肥的一位胖侄子主导交易。他验看过粗盐和药品后,客气地抱拳说道:
“劳烦小哥传个话,杭州城内蚊虫四起,暑热痢疾已经害了几百个小儿的性命。”
“下次交易,还请多带一些针对暑热的成品药,价钱可以再谈。”
张永年颇不耐烦,但被对方口中的“小儿得疾”刺中软肋,闭眼点头道:
“我只能向上面说一声。”
方肥的侄子将小船藏在小河湾上游,经由陆路返回杭州城。
被投靠自己的一位好手问到为何低声下气地请求对方,方肥侄子一边呼呼地喘气,一边咬牙说道:
“不然呢。大量提供药品的只有这家,其它人家简直吃人不吐骨头,老子能不低声下气?”
目前公认最为暴利的生意,当然是暗中和永乐伪朝走私。
江南乃富庶之地,文华最盛之所在。
别说官员、士大夫和富商,便是没有官职的举人也要买几件古董字画充门面。
方腊起兵后,接近两成的好东西毁于战火,接近三成的金银珠宝落入“翻身权贵”们的口袋。剩下的五成堆积在杭州城内的府库中,成为永乐朝的续命稻草。
张永年和丁史航汇合,让从江南招揽的懂行之人查验船上古董字画、珠宝玉石的价值,确认没问题后撑船远离江岸。
方腊军只要还想得到大量药品,张永年等人就不怕被赖账。
“史航,寨主大人从来不看重这些劳什子,为何冒着资敌的风险和永乐贼人交易?方伯伯提着脑袋到杭州城,又是什么事情值得如此?”
张永年头发乱糟糟的,随意地翻检字画,问正在“当当当”敲打青铜器的丁史航道。
以买卖古董为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