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江南商战 (第3/3页)
后被张永年抓来的中年人整张脸都在抽搐,却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敢上前拦阻。
丁史航收回手指,一把抱起古朴的青铜灯具。他把眼睛瞪酸,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郁闷道:
“我也不懂啊,这么个小玩意儿,怎么就值上千贯?至于夫子的盘算,岂是你我能够揣度的,你上次出海到底去哪了?”
张永年随意地答道:“密州港,然后是高丽,以后和你细说。”
说到出海的经历,张永年忽然身体一震。
自己在高丽那边收集到一些情报,回来之后立即被寨主大人派过来盯着交易,顺便接应方维良,难道寨主是想劝方腊……
张永年甩甩头。一定是想岔了,寨主大人为何要那么做,没理由啊!
蹲在一边的验宝中年人为证明自己有更多价值,摆脱事后被灭口的下场,主动上前插话,给丁史航二人介绍船舱内古董字画的来历。为了让两个下手颇狠的年轻人能够听懂,他一直都围绕“古董名画为什么值钱”这个主题来讲。
张永年和丁史航的船只快速地远离杭州湾。
两艘船将会绕个大弯到达江淮。到时另有人将东西运走,分批送到长江,然后逆流而上,直奔京西南路……
视线从喇叭口形状的杭州湾向西移,来到战火再起的杭州城。
五月底,由石宝镇守、牵制住五万余大周军、以嘉兴城为中心的沙漏形防线失去了大部分外围阵地。
嘉兴城西面的乌镇业已丧失全部外围营垒,只剩光溜溜的乌镇面对近万大周军。互为犄角之势的坚固营垒也被大周军的简易投石机轰塌,接近两千名方腊军士兵全部战死。
嘉兴城西南侧的桐乡城几乎被包围,只剩一条小道和嘉兴城联通。围绕仅剩的一条小道,方腊军和大周军不断派出小股部队交战,攻杀得十分惨烈。
嘉兴城东侧偏北的嘉善县城稍好一些,借着有些许起伏的地势,保住将近一半外围小营垒。永乐朝准备几十天,驱使数万百姓修筑的营垒群,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嘉兴城东北方的西塘古镇离嘉兴城最远,早已被大周军清除掉所有外围营垒且团团围住。大周军每日里好整以暇地攻打,眼看便守不住了。
大周军稳扎稳打,照理说方腊军只能被动挨打。
然而架不住有猪队友作祟,致使大周军差点崩掉嘉兴防线的战局。
惨剧的起因很简单,就是有人自以为是,想要立下不世之功。
名义上归杨可世节制的某位禁军指挥使,也不知攀上谁的门路,居然想违抗命令,在战场上抢功。
那位心高气傲的指挥使哼哧哼哧地一顿操作,以为骗过了方腊军,强行突袭嘉善县城。只要能打下嘉善县城,西塘古镇也会很快告破,国朝大军便可兵临嘉兴城下,压着石宝打。
多大的功劳!
司行方早有埋伏,集结精锐,捅了那位禁军指挥使的后路。
强行装逼的禁军指挥使当场被砍成几段。他死不足惜,却连累了三千大周军士兵全部被杀或被擒。
那位禁军指挥使没骗到方腊军,却把杨可世这位招讨使瞒得密不透风。
司行方率六千精锐连战连捷,只用了一天,便打到位于嘉善县城正北方的杨可世的中军大营。
杨可世知道发生了什么之后,恨得牙都要咬碎了。为了维持包围圈,他只能鼓舞士气,像个小兵一样披甲砍人。
付出死伤四千余人的代价,杨可世才将体力透支的司行方部击退。
司行方部在石宝派出的援军接应下,毫发无伤地撤退。
石宝见杨可世反应太快,知道自己失去了改变杭州城下战局的机会,只好抓住空挡连连调兵出战,挽回一些颓势。
永乐朝的嘉兴防线得到了一些恢复,大周军还要再流一遍血。
最凶险的地方在于,杨可世一旦战败,石宝至少可以带着三万大军直扑杭州城下。到时大周必败无疑!
石宝还可以选择在太湖沿岸肆虐,饮马长江,彻底将大周军的后方,也就是环太湖地区烧成白地!
无论是哪种情况,大周靡费巨万、掏空家底才集结起来的二十万大军都将惨败。明白这一点的韩世忠、王禀、姚平仲等武将吓得集体收缩防守,虞允文这样的文官更是咬牙切齿。
雪片一般的弹劾飞向汴京城,乱伸手的几位高级官员受到了不轻不重的惩罚。那是后话了。
六月初一,补充了一大批兵器、军械和火器之后,急于挽回颓势的韩世忠和王禀再次对杭州城发动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