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7章 卖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7章 卖线 (第2/3页)

了,屋内接着下。

    华侨给村里建厂的同时,给老母亲盖了一栋别墅。可老人死活不搬,把别墅让给村里做了办公室。

    她老人家说:“村里的日子苦,乡亲们要饭也先让我老婆子吃饱,大伙都住在土房子里,我不能一个人住洋楼。”

    一千万的资金都投了,全村不到一百户人家,建一栋别墅五万元,华侨后续资金五百万,给全村人建楼房。

    村庄规划、别墅设计、建材的购置,都是聘请的专业团队,好多建材直接从国外进口。

    这样打造出来的小靳庄,即符合农村的需求,还带着国外的特色,美观大方实用,可以说是国内农村的典范。

    专题片时长半个小时,观看的时间,大伙喝茶歇息,基本上调整了过来。

    随后,讲解员带领大家去工厂参观。纺织厂位于广场的南端。高大的厂房宽敞明亮,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说话都是用喊的。

    每到一处,讲解员指着车间门上方的标示,只是简单的介绍是什么车间。

    工厂的正门朝南,整个工厂的南面,都是朝外的门市,大门外热闹非凡,门市的前面排着好几个长队,足有上百人。

    尤其是棉花收购门市前,一辆辆装满棉花的地排车,排起四个长队。据讲解员介绍,全县的棉农都来这里卖棉。除了刮风下雨,基本上天天如此。

    另一个排长队的门市是卖棉线的,而且是染色的棉线。有细的单股纱,也有粗的合股线。打好的拐子线,一两一把,一斤一捆。

    买线的大部分是妇女,她们都拿着提前算好的清单,相互交流着织布的花样。

    讲解员自豪的说:“我们村工厂纺出来的棉线,格外的结实,织布不断线,根本不用浆。

    另外,我们卖的是染好的棉线,颜色鲜艳不褪色,织出来的布穿烂了颜色也和新的差不多。”

    她的话男人或许不明白,可妇女懂行啊。“老骡子”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