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一题三解 (第1/3页)
二百六十四 一题三解
“什么题目,我来看看?”一个四十来岁年纪的中年人忽然出声道。
“潘老师,好!”“老师,下午好。”顿时,众人几乎同声问好道。
“同学们好,放学了还这么用功,好,好,呵呵呵!”潘世仁微微笑道。眼睛再度撇了一下还在慢跑的郑玄麒,想起昨日他傍晚来自己家问候的场景,那些对话,师生之间眼神的交流。
教师节,从自己从师范毕业之后,踏进这神圣的园丁职业,一做就是十来年,通过一心一意地专研教育,也算桃李满乡了。因此,才在温州市教育局的统筹抽调之下,从泰顺那相对偏僻的乡镇,被调进了区里,作为一名教学骨干支援、分配到这所鹿城区西部,应该是目前学生数(农民)最多的一所中学,或许这一切都是命运。
在泰顺,教师节或许有不少学生,会特意上门问声好,但自己才刚刚落脚这所中学,也才刚刚认识这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分到自己班级里的特殊学生,郑玄麒,这还真是有些意外与不解。
意外地是人往高处走,如此优秀的学生,却推掉了特别待遇,不去市区教育水平更高的学校就读,反而选择在郊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本地读中学,一反常态;不解的是,他上学后为什么会只单单拜访自己还有李芸爱老师(李芸爱老师私下地沟通),可能校长也有------这一切的结点还是在于他的优秀,明明具备了高中生,甚至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却依旧要就读中学。
或许昨晚的交流中,他的一句话,“初中是人生转折的第一个关口,我不想错过!”这句话有所深意。今日细细品来这句话还真很准确,中肯。只不过能有这种想法与思路的人,其本身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方式,大多为成年人,或许早熟的人也算,只不过早熟不代表早知!郑玄麒才几岁?
结合这段时间,他的表现,这个自己的学生还真不是简单的初中生。外表,那只是他的掩护,在他的心中应该藏了一些秘密!因为有这种同感的可不止自己,英语老师李芸爱也一样,她也是一名被抽调到这里的教学骨干。有时候女人的直觉比男人更恐怖,借用她的说法,郑玄麒对她与自己有着与其他老师不一样的态度:表面上,他对整个学校遇到的每个老师都会面带微笑,礼貌问好;可一言一语中的尊敬之感还是能从细微处感觉出来。越是留心,越会发现不同,不过不管怎么说,他目前,以后都将是他的学生,一个优秀的学生!
推托了自己的重任,去掉了某些头衔,可做的事情实质上远超了它的范围,务实、求真------如今这20来人的课外兴趣小组就是证明,而且这还不包括那些没有将初一知识提早学习一遍的大批新生及刚刚升入初三的高年段学生。
“嗯,这最后一道题目不是初一的知识范畴可以解出的,它主要考查三角函数与抛物线的综合掌握度,平面几何也有一点,难度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