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五八章 针锋相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三百五八章 针锋相对 (第3/3页)

这道檄文中,安禄山表面上还不是真正的要反叛。他只是不满朝堂上奸臣祸乱,朝权不举,他是逼不得已,才带边军进京来清除奸臣的。实际上,一个边疆大将擅自带兵进京城已经构成了反叛的动机。

    这可是整死安禄山的大好机会,杨国忠这次不截留这个檄文了,他亲自动手修改几个关键的字后反交到李隆基手里。他也不说是安禄山要造反。因为李隆基还没老糊涂呢。

    看到这张被杨国忠修改过的檄文,岂能不知道安禄山那是什么意思,擅自离开驻地,带兵马来京清君侧?清朕的人头才是真的吧。李隆基暴怒了,枉费朕如此看重他,他居然敢反叛朕

    李隆基感到事态严重了,紧急下了一道圣旨,严厉的警告安禄山不要倾举妄动,不然以造反之罪论处。

    大唐帝国东北边境——范阳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

    十五万军队从那里挥洒排阵,呼啸来回演练着。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铁骑兵。他们的铠甲在寒日中闪耀着冰冷铁色。这是帝国最可怕的部队,一旦发起冲锋,几乎无人可敌。跟在后面是黑压压的步兵,遮盖了整个地平线。

    这支部队是一个民族的大杂烩,除了帝国的正规边兵以外,还有同罗、奚、契丹、室韦等蛮族部队。不同的民族、语言,装束,混杂在一起,形成了汹涌潮水。数十万军队在城中宽大的广场内井然竖立。

    在校场上,鹤立着十五万大军,在校场前面的高台上,坐着位肥胖的胡人。——他就是平卢节度使安禄山。

    今天是他和大唐帝国决裂之日。从今天开始,这十五万大军再也不是大唐帝国的军队了。他们只效忠一个人:安禄山。他要带着他们冲进长安,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可以想见,那将是一个残酷血腥的蛮族帝国。

    当安禄山接到李隆基快马给的这道圣旨,笑而不语。要造反杨国忠是罪魁祸首,李隆基不处置他,反来警告老子,速度到时挺快的嘛。还要我倾举妄动?那军饷,粮饷呢,不发钱粮,谁替你李家看北大门?让老子自掏腰包安抚军队,哼,没门

    “来人啊,命先锋军向平阳进发,等待冬至来临,黄河结成冰便进发长发”安禄山一声令下,校场中,一队威武的骑兵率先离去

    许多平民看着这支大军,目瞪口呆。有人低声说:“范阳的军队从来都是北上。就算是一百岁的老公公,也没见过范阳军队南下的。”

    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反向进军将彻底改变所有人的命运,改变大唐百年的命运,应是将他们的生活撕裂为两半恶魔来临

    这段时间来,可谓天下大势风云突变,注定是不太平了。

    ............................。.。

    大唐得道三百五八章针锋相对(正文)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