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第3/3页)
准备结束此次讨论。
有人不同意了。
“慢着,吾不甚同意誉捷兄之观点。”一个洪亮的声音冒了出来。
和定睛一看,是那京师有名的理学名家董诰,这人平时不吭不响的,********扑在做学问上,门生弟子可谓遍天下。在仕林眼中乃是泰山北斗一类的人物,平日里倒也不怎么与己作对,为何今日居然会跳出来为那许维说话?
和也不好拦着董诰不让他说,只能下意识地说道,
“既然蔗林兄另有想法,和某洗耳恭听。”
董诰为人素来正直,在京师百官中威望甚高,他看不起和凭借着巧言令色而走红于乾隆跟前,没什么顾忌地说道,
“吾查粤海关之税,所入者不过百万,而鸦片烟之银,漏出外洋者,不下七八百万,以无用有害之物,毒中国之人,而又竭中国之财,夷计之狡,莫甚于此。
吾以为许大人奏章所提皆乃中听之言,试想若真能遵照其欲截其流,但塞其源之策,请皇上饬谕两广总督,责成水师提督,严查大屿山之船,交易之窑口,悉籍其党,立置重典。一面檄知该夷国王,嗣后夷船不准装载此物,如违即照汉奸治罪。这鸦片之患何愁不除!”
虽然董诰说得在理,但在军机处里出头替许维说好话,可就让和下不了台了。和虎着张能滴出油的肥胖脸,又转头看了另外几位军机大臣后,没好气地说道,
“既然诸位大人的意见如此之不统一,那我看就等几日再作商议吧,各位大人请回。”
军机处由于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常年不在,一般由和全面主持日常大事,经过他的一番联动,军机处对于福建巡抚许维的折子终于作出了反应,上呈给乾隆的折子依旧是换汤不换药,表明闭关不可,徒法不行,莫如保持旧有格局不变,各省自行决断,以静制动为宜。
乾隆因为粤海关每年皆有百万两的岁入和种种报效,故对鸦片之祸并不是太在意,其只在意粤海关是否有短报银两之实,在派出一位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对帐后,便匆匆结束在朝堂上对鸦片之祸的讨论,并在许维的奏折上批复,该抚可自行酌情处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