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节 (第1/3页)

    11

    在福建,对许维的自强运动最为不满的要属蔡新蔡次明,曾经是皇十五子永琰的帝师,历任兵部,礼部、吏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人品端正,学问深醇,在朝任职达40多年,是闽南地区历史上级别最高,在朝任职时间最长的著名人士,在福州的声望也是最高的,与庄存与并称两大绅缙领袖。

    蔡新对许维的所谓自强运动看在眼里,忍在心里。但最近有些忍不住了,看着许维在福建一阵乱搞,又开军械厂,又开书院的,大违圣人之道,便鼓动福建籍的掌江西道监察御史盛炎廉上折弹劾许维,要点有三:

    一、不并完全反对设立特别的书院,学习西方天文、算学,学生可由钦天监或工部臻选人员,但不应用科甲正途的举人、秀才。

    二、应保持科甲正途官员的纯洁性,即读孔孟之道,学尧舜之道,明达体用。

    三、国家自强根本,不在机巧技艺,而在纪纲气节。

    这一道折子送进大内就犹如石沉大海,毫无半点消息。而蔡新乃是学圣人之道的,他拉不下脸来通过内侍问清乾隆的反应。

    蔡新不问,不表示和不问。和惦记着许维已经很久了,他还巴不得许维在福建生出事端来。第一时间知晓致仕的蔡新一系的人上表弹劾许维,和便通过高树春的嘴知道了乾隆的反应:

    乾隆在看完盛炎廉的折子后,只是笑着说了一句话:许维也是年轻气盛,让他在福建折腾折腾也没啥的,只要不出大乱子,我看就让他搞吧。等他撞南墙了就自然知道回头了。

    这都算是什么话啊,怎么觉得跟老子放手儿子做事般亲切!和觉得这事儿透着点怪,许维不可能能这么得圣宠啊!本来还想落井下石的和立马息了念头,乖乖地在旁看着那蔡新出丑。

    等了数日,居然没等到任何的回音,蔡新可就火气上来了,他直接上折对许维的所作所为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这倒是引得朝中不少大儒拍手叫好: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乾隆三十年后,耶酥之教盛行,无识愚民半为煽惑,所恃读书之士讲明义理,或可维持人心。今夏举聪明隽秀,国家所培养而储以有用者,变而从夷,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以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前面那盛炎廉的口气还算平和,到了蔡新所议时,不但言辞峻急,而且连开书院的必要性、聪颖少年入馆就读的必要性也一概否定了。

    对于十五皇子永琰的座师,曾经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大学士,乾隆不能像对待盛炎廉那般置之不理,于是便把蔡新的折子批转军机处。军机大臣和倒是狡猾,直接让许维明白具折回奏。

    许维可把姓蔡的放在心里痛骂了一番,老子在福建革新,又没犯到你利益。你蔡家在福建也算势大,就不信没几件欺负人的事,哪天就都翻出来整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