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章 命里有时终须有--所锦(宿命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2章 命里有时终须有--所锦(宿命篇) (第1/3页)

    第62章 命里有时终须有--所锦(宿命篇)

    岳熵所说的方法便是以身祭祀。

    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

    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

    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

    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古人相信宇宙的一切都由神来掌控。因此人们通过祭神的活动来祈求神灵赐福。每当祭神的时候,人们拿出贵重物品作为贡物,有的地方甚至用人的生命做贡品,以表示虔诚。

    时间多为深夜,在一个怪异的青铜制雕像前,有一大堆烧得烈焰熊熊的柴火。五百个孩子作为献给神的祭品,一个个可能事先已割断喉咙的孩童,先被放在神像伸出的双手中,接着掉下火堆在烈火中烧成焦炭。

    祭礼进行中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戴上面具的舞者与具有权势的祭司一齐主持祭礼,那些牺牲子女作为贡品的父母,则必须站在一旁眼睁睁的观看,还不准流一滴眼泪,因为用子女做祭品献给神是一种特权,不是一般百姓可享的,这种光荣只赐给最高贵虔诚的人家。

    这样祈求丰产的独特祭礼,希冀的是上苍赐福、五谷丰登、子孙安康。

    贵族往往以奴隶的子女替他们自己的子女送命。

    一座不高的祭台,两侧向下倾斜,形状犹如屋顶,作为祭品的人牺被放在祭台上,四肢捆绑着,使他受痛时无法反抗或者逃跑。

    接着,人们将火堆点燃,并用炽热的烙铁灼烧人牺,迫使人牺在祭台的两侧斜坡上痛苦的上下翻滚,这种痛苦的挣扎被认为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次日,人牺尸体上的肉就被一片片地割下来。

    一般在重大场合或者每年播种前的节日举行人祭仪式。距祭神还有十天或十二天时,人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