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玉京曾忆旧繁华 2 (第2/3页)
也是非常容易的,只要对他好些,他也许就会掏心置腹地对那人也好,完全没有一点的心计。他命好就好在辈分靠后,也没有争取的想法,可以一辈子处于安全区域之中过得优哉游哉。到了现在的地步,是否意味着他的好日子到头了呢?
毕竟皇上至今连一个子嗣都没有,如果皇上遭遇不测,这明争暗斗的戏份终有一天要落到端王头上来,那实在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又或者,端王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单纯,他这样想着,却苦于没有证据,至少他表现出来的一切都与他心中的直觉并不相符。真相究竟是怎样呢?
这样想着,童贯已带着赵佶
“哀家的佶儿来了,哀家的佶儿平安无事,那可太好了……”太后欣喜地迎上来,身边的宫女搀扶着她,她的步子很大很匆忙,而她担忧了很久的赵佶出现在了门口,颤声道:“皇祖母!……”
看见太后的一刻,赵佶眼泪扑朔而下,他哭着跑过去,跌跌撞撞地跑过去,跑进了太后的怀里呜咽着:“皇祖母,皇祖母,佶儿好想你啊。”
“皇祖母也想你啊。”太后一边叹着气,抚摸着赵佶的后脑勺,他的头发乌黑柔软一如他温柔恭谦的脾性,“你受苦了,佶儿,唉,哀家可怜的孙儿!”
赵佶身上的浓烈酒气充溢了整个房间,雪蚕嗅觉灵敏,惊觉他的异常,低头一看,他满脸的醉意,整个人都是疯疯癫癫不太正常的样子。她下意识地觉得喝醉很危险,小声道:“太后,端王现在……”
然而她一晃神,看见一边长身而立的童贯的雪亮的眼睛正与她对上,她吓得往旁边退了一步,低头不再说话,只是欲言又止。
赵佶抱着太后哭了很久,这一日一夜之中的经历太频繁又太可怖,已经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了,他并没有想忘却的意思,只是想借一个温暖的怀抱来给他释放的温床。他发泄的时间也并不长,酒使他的精神麻木,他只是稍微哭了一会,就由大哭变为啜泣,又由啜泣变回沉默。
在他沉默的时候,太后便开口了:“佶儿,我希望你可以理解皇祖母。那天将你打入牢中,是不得已而为之,你知道皇祖母最疼你,怎么会干出那样的事情。”
“我知道,皇祖母,我知道的。”赵佶抬头,眼泪停留在脸上,他的眼神是波光粼粼的湖水,如同受了惊又受了伤的小兽,“我知道……是皇祖母特地给佶儿准备好的。”
太后搂着赵佶后脑勺的手指微微一紧,华美的长指甲往赵佶的头发中一扎,赵佶感觉到了一点刺痛,然后听到太后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除了皇祖母,没有人会担心佶儿的安危。”赵佶仰起脸来,诚恳地说道,“谁会专门准备一间最好的牢房,里面好吃好喝的都有,还放了花束清新空气,也没有人会来打搅,这哪里是牢房,而是避难所啊。这样的事情,只有待我顶顶好的皇祖母才会做,实际上只要让佶儿活下去,佶儿已经感激涕零了。”
他明显感到在后脑勺上的刺痛感在消退。太后似乎松了一口气,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哀家实在不希望我这个小孙儿受太多的苦。哀家一向只希望佶儿能够开开心心地活着,陪在哀家身边更好。佶儿一向什么都不求,又听话,又乖巧,这是哀家最喜欢的。可是佶儿,哀家本来安排了人等到风波过去,就把你接出来,你这回怎么……”
赵佶抬起头,眼神空濛地看着太后。
“你怎么提前出来了啊,佶儿?”
——对于此事,太后究竟知道多少呢?
赵佶脸上是不动声色,心中则是不断地权衡利弊:该不该告诉太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太后是怎样的人?他在太后心目中又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他必须快速采取下一步的行动,否则……否则酒劲会上来。
赵佶突然挣扎了一下。这个动作在太后接触他的时候,是前所未见,不可思议,她温柔可爱的佶儿从来就没有反抗过,也从未向她隐瞒过任何事情,简直反常,反常到底!
赵佶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哇哇大哭。他的哭声是这样响亮,响亮得像是一个不计后果的,三四岁的小孩子。他的哭声穿过雪蚕和童贯的耳膜,从隆祐宫一直传到外面,传到正在和银翘、连翘猜拳的苏灿的耳朵里,他手一颤,在出拳的瞬间走了神,以至于没有看清两人预备出拳的动作,只能凭感觉随意划了个“布”,而迎接他的是两把“剪刀”。
连翘欢呼雀跃地跳起来鼓掌道:“你输了!你输了!我们终于赢过你啦!”
“啊。恭喜,真厉害。”苏灿勉力一笑,人却心不在焉似地,扭头朝隆祐宫里望。
银翘觉察出他的不对劲,问道:“你怎么了呀?”
连翘则有些不满地叉腰道:“怎么,输不起啦?我们好不容易赢一回,你就不高兴了?真小气哎!”
苏灿转头笑道:“我才没有因为游戏生气呢,游戏而已,有什么好计较的?别误会,我是因为正经事,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呢。如果实在是因为这件事情搞得你们心情不好,我回头补偿你们。”
“怎么补偿啊,你不是整天见不到人么……”连翘小声嘟嚷着,银翘推了她一下,严肃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