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出城而降 (第2/3页)
兵器或者鸟铳,战力低下,不堪大用。
要不然,也不会仅仅是半日,伤亡还不到全军的二十分之一,就全军崩溃,弃地而溃。这种强拉来的壮丁,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一无是处。
此时的桂林,正是风声鹤唳的处境,永福县战事,已经随着溃兵的回来而蔓延全军,根本不可能封锁消息。华军第二军的强大实力,让建**一帮武官尽皆黯然,一些心思活泛的人,已经开始考虑起后路来了。
虽说在这里当着军官头目,手底下有着人马,可以作威作福。可不代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了这个而豁出身家性命。负隅顽抗,留下忠贞护主的名声?抱歉,还真没几个人,有着如此高的觉悟。
这个世界,所谓大势,总是趋利避害,此乃人之常情。如今战局残破,哪个还愿意陪着沈家殉葬?真要想着鱼死网破,那也要看看自己的身骨,是不是有这资格。华军的战斗力之强悍,已不是人力所能抵挡。
轰炸机的概念或许他们不懂,但后方不再安全,这个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想着随时能有飞机飞到自己头上扔炸弹,谁人能够继续安稳地坐着?生死操之人手,岂能从容应对?
沈鸿英端坐在他那张虎皮交椅上,火速召集下属,寻求解困的计策。诸将向他行过礼之后,便默然不语,候立在侧。而沈鸿英也只是眯着眼睛,连手也不抬一抬。见及如此,诸人都是心中一沉,暗想这绿林头竟对此等危局无动于衷?
虽说心中狐疑,但主将不慌,这些人的心中,多少也都松了一口气。局面就在这诡异的平静中,僵持起来,谁也不愿意开口说话。瞄着沈鸿英那阴沉不定的脸色,谁敢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
别没死在战场上,却枉死在这里。
“诸位,难道就没有什么话想说吗?”看着属下一个个装傻充愣,沈鸿英也是面带愠色,双目满是愤怒与疯狂!不想自己带兵数万,横行桂湘赣粤四省十数年,谁亦莫奈之何,不料今日竟败于无名小卒之手。
既如此,岂能不生怨恨?连带着看着这些往日里耀武扬威,而今却垂首不言的无能下属,也愈发不顺眼起来。
“总司令,事已至此,难有转机,还望大人早做决断!”站在沈鸿英身后的这名男,体型消瘦,仪容端正,正是有着“智多星”之称的军师邓瑞征。此人博学,有着明辨时局,剖析时政的谋略。
原本双目微闭,立于沈鸿英身后,并不言语。可如今,眼见无人应话,也只好硬着头皮出来建言。他自从成为了沈鸿英帐下的参谋,一直以来就智计不绝,为沈鸿英解决了不少麻烦。
此时此刻,也就他还能在沈鸿英面前说得上话。至于下面的那群将官,若言死战,则肯定会第一个被派往前线,充当炮灰。若言避战,肯定是被总司令在盛怒之下,问罪处死。能当上军官,哪个是笨蛋?
什么时候说人话,什么时候说鬼话,一个个心里透亮得很!
“决断决断,我还能有什么决断!”即便是自己素来敬重的军师,如今的沈鸿英,也忍不住怒言相向。本来就是绿林出身,虽说当了这么几年总司令,可养气的功夫,却是没多少进步。
“下官冒死禁言,唯出城而降,或有一线生机!”对于沈鸿英此时的恶劣态度,邓瑞征也是颇感无奈,不过该说的还是要说。他也明白,这话不能让沈鸿英自己说出来,不然可就面丢大了。
“大胆!大公尸骨未寒,你竟敢出此下策!”几个性火爆的沈姓武将,随即跳了出来,喝声怒斥邓瑞征。作为沈鸿英的亲族,掌握军中实权,对于放弃这手中的权力,当然感到不满!
让他们出主意,担责任,那是休想。但使绊,表忠心,却一个比一个专业。
“几位将军,如果你们有退敌良策,在下愿闻其详?”见到此情此景,邓瑞征仍旧是不温不火,说完之后,是瞄了一眼坐在首座上面无表情的沈鸿英。
“哼!”讨了个没趣,此人便扭头不语。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滇、湘两地,可能请到援手?”话语之中,虽然还有这威势,但任谁都听出来了,里面都是空架,早就没了往日的豪气壮志。
微露苦笑,邓瑞征也不得不据实而答:“总司令,滇军与李宗仁,本就暧昧,何能应我军的请求?至于湘地,时局动荡暂且不提,李济深此人,敢捋华军虎须?”
滇桂两军,本就有着往来,其中和李宗仁的关系,是紧密。时常有军火和鸦片买卖,何况,为了个建**,就去得罪华联,是否值得,一眼就可看出。而李济深,龟缩湘西,红门的叛乱方兴未艾,根本没有余力来提供援手。
即使有余力,敢不敢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说被赶出广州,是奇耻大辱,可与小命比起来,这点仇恨不足挂齿。
见沈鸿英还在犹豫,熟知其人性格的邓瑞征,也继续下着猛药:“总司令,这两年多以来,我军困守桂北,进退不得,本就难有作为。军械粮草都是匮乏,士气军心涣散,难堪一战。如今归顺华联,也是时运不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