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主动战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主动战略 (第2/3页)

下步兵部队行军速度的差异,而使得三个步兵师落后在了后方,最终陷入敌人的重围,以至于给了巴基斯坦军分割和宰杀印军的机会。

    要不是上级在接到后方请求支援的电报之后想当然的认为敌人不会在后排投入太多的,以至于他丝毫不顾步兵部队重大的伤亡而严令陷入重围的下属就地结阵防御,又怎么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困局?

    中路军的最高指挥官,作为印度的一位中将,他丝毫没有相应的战略战术指挥能力,一直在下达着不切实际的命令,以至于严重贻误了中路军的战机。最终导致了现在的局面。让两个完整的步兵师陷入敌人的包围。

    甚至,已经有一整支地面师级部队已经被敌人全数歼灭。

    可到了这样的地步,中路军的指挥官竟然还下达了如此不近人情的命令,不允许剩余的印军士兵向敌人投降,难道还要更多无辜的士兵为这种既无能又疯狂的上级而丧命吗?

    最终,被下了最红通牒的两位印军师长,向巴基斯坦方面发出了带有投降字眼的电报,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始向部队下达了停止抵抗的命令,让剩余的士兵放下武器。走出阵地,向巴军举手投降。

    第二ri上午,投降仪式在阵地前正式举行,仪式的场地布置很是简洁。但气氛却十分沉重。而还是为了身份保密的这一个原因,前来受降的是一位巴基斯坦军官。

    由巴基斯坦人来接受印军指挥官递上的配枪,这在两军交战中,代表着缴械投降的这个意思。在仪式结束之后,两位印军少将也不得不痛苦的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印度在中路战场上的败局已经再无挽回余地。

    现在,印军装甲部队的的后路已被切断,很显然,巴军这一处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军力,这与总参谋部给出那个所谓“巴军的主力在东线”的判断完全不相符合。以至于还未投降的前线印军装甲部队,现在真正成为了一支深入敌境而四面楚歌的孤军。

    经过一ri一夜的转战,志愿军所属的这三个新型师,在三个方向上都对印军实施了突破和分割,成功地包围了中路战场上印军三个步兵师和全部的炮兵部队,甚至还全歼了敌军数支整编部队。

    其中被歼灭的敌人包括了三个整编步兵师和两个的炮兵旅,一共毙敌7000余人,俘虏了近4万人,包括三位印度少将,以及全部中高级指挥官将近百人。战果丰硕。

    这一次西巴战役,就成功歼灭了印度投入整个中路战场所有地面部队中半数的兵力,还成功地切断了印军中路军其余部队和后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无线电联系。

    志愿军部队,将印军的一个方面军,牢牢地锁在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使得敌人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孤军,孤立无援。

    这次战役。将成为是西巴战场最重要的转折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举扭转了不利于巴基斯坦方的战略态势,使得战争的主动权又重新掌握在了中巴联军的手中。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战果,除了和配备给一线部队的新式装备有关之外,还包括了士兵们自身的优良战斗素质,以及指挥官正确的战术决策。

    虽然志愿军的指挥官还留有一点小小的遗憾,那就是志愿军在中部战场上特意为印军安排的战术才用了三分之一,结果就取得了决定xing的胜利,很多新战术是来不急实施和实验了。

    而对于印度所谓高级将领的战术战略指挥调和能力,中国方面也是再一次真正见识到了,而既然如今中部的战略大局已然确定,那么就需要将更多的jing力和战力投入到东部战场了。

    对于已经完全变成瓮中之鳖的印军装甲部队,志愿军高层已经不再继续关注了。歼灭这些人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

    而对于正处在胶着状态的东部战场,志愿军们也已经制定好了新的作战计划。

    对于后路被截断的印军装甲部队而言,在接下来的这两天里,是他们一生之中遭遇过最艰难的ri子,而对于着急于突破“巴军”阻击阵地的装甲部队而言,问题并不好解决。

    无论怎样的努力战斗,也毫无成果,他们甚至被迫不断地向敌人发起整团甚至是整师的装甲冲锋,可依然无法越过敌军阵地一步。

    两个装甲旅,加上两个整编的机械化步兵师,在面对“巴基斯坦”仅仅一个轻型步兵师的地面防御,印军大部队竟然无法突破。

    不仅如此,在冲锋的路途中,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也在不断的遭受重大损失,这实在让人无法忍受,印度人不明白,什么时候“巴基斯坦”的军队战斗力有这么强啦?

    无论是从早期搜集来的战术情报。还是在以往的交手中得来的经验。巴基斯坦军队的战斗素质对于印军而言都是不怎么样的,主要是因为装备跟印度相比差了不少。

    而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