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主动战略 (第3/3页)
路军的最高指挥官,也都是55岁左右的年纪,属于印度陆军第二代的高级陆军将领,贵族出身,本身也是印度陆军自印度以来就自行培养的高级将领,他们全都曾经在英国皇家陆军学院参加过学习和培训。
而对于巴基斯坦的认知,主要是基于前两次的印巴战争,那时候,中路军的指挥官还任职于一个装甲部队。担当着团长的职务。
所以其对巴基斯坦军队糟糕的战术素养是深有体会的,这也养成了他在本次作战计划中,始终对巴基斯坦军的实际战斗能力保有相当的轻视态度。
也正是由于这些个原因,中路军的指挥官才对迂回包抄这样的战术没有任何的应对准备。他甚至根本没想过,巴基斯坦人敢于冲击印军的大部队。
要知道,以前一直是印军揪着巴基斯坦军猛揍,何时轮到巴军主动出击啦?
对于这样的观点,在印度军事界并非是某些人的想法,而是包括了所有印度军方和zhèng fu高层人员在内,没有几个人会认为中国将插手克什米尔地区。
也只有萨姆.马克内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与其他zhèng fu高官的关系很差,言论也得不到多少支持。
更何况,就算是萨姆本人。他也以为华夏联邦最多会给予巴基斯坦一些暗地里的物资援助。印度的政治逻辑很简单,中国人和美国人在中东地区剑拔弩张,现在肯定是顾及不到南亚地区的事务。
而且,从华夏联邦建国以来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现任的中国zhèng fu并不是一个侵略成xing的强权国家,而是一个比较注重内部发展和联邦体制的民族国家。
可即便如此,印度人也从来都没认为中国对于自己没有威胁,他们这个在英国的统治下度过了的400年殖民地岁月的古老民族国家,至今仍未摘去“英联邦成员国”的屈辱的帽子。
和许多南亚国家一样,遭受了太多殖民屈辱的印度人。十分想要洗刷这样的屈辱历史。因此,在成为世界强国的愿望上,印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烈。
可惜印度并不了解一个真正的强国究竟应该体现在哪一个方面,他们只是片面地认为像几百年前奴役自己的“ri不落帝国”那样,去支配别国和别族人民。在别国的头上作威作福,这就是成为一个强国的标志。也是特权。
所以,印度在都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首先向昔ri的同胞兄弟,也就是巴基斯坦,他们主动开启了战争,想要靠蹂躏自己的南亚兄弟来洗刷曾经遭受的耻辱。
可惜他们还没有成功,就又把矛头对准了临近的中国,甚至想靠着击败这个同自己一样古老的民族,来取代中国的地位,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
从莫卧儿王朝被英国人覆灭的那一天起,阿三都作着一个梦,梦想成为强国,梦想摆脱受人奴役的地位,转而去奴役别人。
印度自古以来根本就是一个奴役人的社会,种姓制度到现在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力。
而印度的这种种姓制度,可是世界上最黑暗的等级制度,严厉的阶级划分,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在历史上,其统治阶级为了一级一级的统治下层,而奴役下层而建立的。
直到印度从英国人手里夺回国家主权,宣布的二十多年后,种姓制度仍然没有被废除,作为世界上最没有人权的国家,印度就是实施种姓制度的这种压迫型社会!
前两次的印巴战争,轻而易举的胜利,让印度有了不可一世的感觉,他们开始自诩为南亚的霸主。
可笑的是,南亚才几个国家?
成为南亚的政治军事“霸主”就让印度乐不可支,目空一切,就像当年的尼赫鲁一样,得到美苏英法四大国的支援就狂妄的宣称要支持,结果遭到了华夏联邦毫不留情的强硬反击。
遭到惨重失败的印度人,也没有从中吸取到多大的教训,他们在安分了几十年又开始做梦了。可惜印度人的梦也做不了多长时间了,中国的实力不是他们能撼动的,对于来自外部的威胁,华夏联邦从来都不是采取单纯的被动防御。
对于不断出现的挑衅,为了中国最黑暗的那段历史绝不能再度重演,华夏联邦国防部决定该主动出击。
并且这还不够,为了真正的安全,对于威胁更要提前防范。在国力弱小的情况下,执行防御战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国力强盛,面对各方面的挑战,防御战略可能会造成极大的被动,甚至是损害。
所以,应该变防御为进攻,进而威压对手,大大的扩展自己安全空间。
华夏联邦的zhèng fu高层领导,他们所制定的战略方针,全都是要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将一切威胁抹杀在摇篮中。(未完待续。。)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