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剑道思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剑道思索 (第2/3页)

一个采桑少女 擅长剑术。

    越王召见她,途中在竹林里遇到一个老人,要试试她的剑法,少女以竹枝代剑刺 去,老人化作一只白猿而逃遁。

    后来少女见到越王,说出了一番为后世所称道的剑术理论,越王加封其为越女。

    《越女剑》的故事后来被写进了里。而这个越女就是清代武术大家苌乃周在《聚jing会神气力 渊源论》一篇中提到的南林处女。

    《史记ri者列传》记载:“齐张仲、曲城侯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

    因此后人又 称剑术为“曲城之学”。

    《汉艺文志》里载有汉代的剑术专著《剑道》三十八篇,市面上早已失传,也就是古文会搜遍全国,甚至是劫掠了整个ri本的文化库藏,才终于找回了其中的三十六篇。

    唐代剑术兴盛,诗圣杜甫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的千古名篇。

    著名法家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器,草大进。

    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ri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然而,古代的剑术没能传下来。

    这要多亏了元朝的废武令,还有建奴对汉族武学文化的消灭。

    《四库全》几乎无技不收,独缺剑术,也不知这样做,是否能断了华夏习武之根。

    现在张岳丘看到的大多是剑术中的剑法套路,而真正的剑术修炼内功却不容易找到了。

    《老盘余事》中就感叹:“今无剑客,而少名剑!”

    剑术不同于拳术,它的传承比较复杂。还不要说具体的剑法和剑术修炼。就连基本的剑的构造,大部分人也都不清楚了。

    《周礼考工记》对于剑有明确的界定。一把剑,必须有“脊” ,有“刃” ,有“腊” , 有“首”,有“茎”,有“镡”。

    没有这些,充其量是块拉长了的铁而已,不算是剑。

    剑又有上士,中士,下士三种规格。

    再就是剑的长度、重量和重心。,都是些很具体的问题。

    以及剑之形;剑之神;剑之情;剑之势;剑之xing的区分,很是复杂。

    一般人不要说懂,听都没听说过。

    而这些基本知识不懂,对于剑术修炼就不容易入门。

    可以说,剑在中国已经被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剑有剑侠,剑仙,却不曾听说有刀仙,棍仙。

    剑被称为百兵之帅,万兵之祖,在各类兵器中无出其右。

    剑术的修炼也跟道家的内丹功密不可分。

    《全唐诗》865 卷收有:“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

    《宋史》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人以为神仙。”

    无疑,在这里剑术跟内丹术是一个概念了。

    宋代南宗祖师张紫阳在《悟真篇》里也有:“欧冶亲传铸剑方,莫邪金水配柔刚,炼成 便会知人意,万里诛妖一电光”。

    清代刘一明《悟真直指》中注解曰:“以体言则为丹,以用 言则为剑。其实剑也,丹也。 ”剑就是丹。丹为剑之体,剑为丹之用。在修炼中二者相辅相成。

    要炼剑术,离开传统内丹功修炼。

    可以成为一个武术家,却不是剑术家,更成不了剑侠,剑仙。

    技击是剑术的本源,但不是全部。

    现在能看到的剑术内功是《武当剑谱》,中有“揉转玉环,yin霾解散,回光返照,灵明自现”,还有服气和采ri月jing华的内容,是丹派剑术的特sè,在古代文化传承上可谓弥足珍贵。

    张岳丘也是因为身份,才有幸得以接触。

    现在介绍剑术的,多强调拳术的基础,要求先练好拳术,再学习剑术。就连梦境世界,也基本是这个套路,连飞逸就是如此,接受智脑系统的指导。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剑术比拳术难度要高,有拳术的基础就能更好的掌握剑术。

    但这其实不是必然的途径,常见拳术 jing者多矣,能同时jing剑术的就非常罕见了。

    孙禄堂讲:“jing剑术者必jing拳术,jing拳术者未必兼jing剑术”。

    这是因为纯以其层次而言,剑术比拳术更高,难度也更大。

    此前,在总结《丹道武医——练功的四重境界》时,古文会的武学整理小组就曾经有过一个相关的设想:中华武术的 起源应该是先有器械,后有拳术。

    要强化修炼者的武术气质,最好的方式不是拳术,而是器械——剑术。

    武术起源于敌我双方的攻防技击, 作为技击方法来说, 使用器械远比赤手空拳来的方便。真很容易理解,因为使用武器,既可保护自己,又能更有利地打击对手。

    就连现代的自卫术都强调,在一切可能的情况 下尽量使用身边的物品来自卫。

    而且,人类历史上有几次大的进化,其一就是使用工具,使用工具是人跟其他动物的区别。

    放着器械不用,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