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1章 过度解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1章 过度解读 (第3/3页)

来说,等于是征文类命题作文,作者或许只是想扣住‘母爱’这个主题,其它解读都可以算再创作。”

    “可是,真的能从中读出一些抨击意味……”

    童百龄瞪眼道:“我不反对读者再创作,不赞同的是过度解读!”

    “单就这篇文章,你可以简单的认为只是表达母爱深沉无声,也可以更深一点,家教应该引导、循循善诱,而不是呵斥、责骂,甚至满足一切要求。但刻意往黑暗面靠,完全没这个必要!”

    那名官员低头不吭声了。

    童副主席文学理论功底深厚,只是太过霸道,说话往往让人下不来台。

    ……

    沈哲并不知道征文官方对他的参赛稿件,试图进行深度研讨。

    知道也不会在意,这是搞文学的通病。

    特别是这片土地上,文学工作者曾经是死亡率很高的职业。

    文字向来被各种玩弄,“维民所止”都能被解读成“雍正无头”,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过,随后网上也出现了这种论调。

    沈哲看到后,哑然失笑,不禁又想到另一篇文章。

    彼时空脚盆作家栗良平,收集民间故事而创作的——《一碗阳春面》。也被译作《一碗清汤荞麦面》,由更为感人的几个故事组成,赞颂母子三人面对逆境时的努力,和面馆老板夫妇的人性之美。

    说白了就是讴歌“真、善、美”,但一被过度解读,像变了个样子。

    亚洲金融风暴,三星集团跌入低谷,巨额亏损。

    紧要关头,会长李健熙和副会长尹钟龙向数万员工朗读这篇文章,号召向母子三个学习。

    据说,员工受到感召,拼命干活。

    数年后,这家企业欣欣向荣,至于是不是文章之功,都说是。

    这还不算什么,李健熙吃到甜头,再次组织员工学习,这次学习的是面馆老板夫妇人性化的经营之道。

    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愣是变成商场宝典,不知道从何说起。

    沈哲后来参加工作后,曾经去过一家公司应聘,当时面试题目就是这个。

    ——从《一碗阳春面》,谈谈如何吸引客户(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