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三章 汉末名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三章 汉末名臣 (第1/3页)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

    太原王氏,是魏晋时期最显赫的门阀士族,东汉时太原王氏虽然尚未达到魏晋时期的鼎盛,但在太原,也已经是首屈一指的世家豪族。

    王允年轻时名声很大。他有个同郡名士叫郭泰,字林宗。郭林宗是东汉人物评论界的领袖人物,与汝南人物鉴赏大师许邵(字子将,就是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那个人)齐名。

    郭林宗见到王允之后,评价他说:“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从此,“王佐之才”的评价便跟随王允一辈子。

    王允早年师从太原名士陶伯。陶伯是个怪异隐士,师从他学习的人曾多达千人。有一天,陶伯突然把所有学生全部赶走,一个不剩。

    有人问他为什么赶走学生,他说,一千个人学问加在一起,不及他一人之一半,实在是浪费他的时间,不如拿来种花垂钓。那些学生听了,个个羞惭满面,再也无人敢登门求教,也不敢自称他的弟子。

    有一天,有个五岁孩子登门求学,陶伯问,你一个小屁孩,有什么资格跟我学习?

    那小屁孩答道,我不如先生,但倾一生精力,可达先生学问之一半,先生若再得一人,全部学问可以传世。

    陶伯大奇,一个五岁的孩子,既很自负(自认为比以前一千个学生加起来还聪明),又懂自谦(说自己比不上老师),一考,果然是个神童,便收为徒。

    这名弟子就是胡飏。两年后,陶伯果然又遇王允,并收为徒。陶伯常对人言:“得此两小儿,我死毋铭可矣!”

    古人下葬,都要写墓志碑铭记载生平留给千秋后世。陶伯说他死后不需碑铭,意思就是他这两个弟子足够把他学问才艺传之万代了。

    这两名弟子,胡飏亲和而内敛,王允刚猛而外向。王允因为交游广泛,因此名声极大。但是,圈子内的人物都知道,胡飏之才,远在王允之上,甚至青出于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