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汉末名臣 (第2/3页)
超越其师。
郭林宗的评价,如今人们只见到关于王允的那一部分,实际上,那只是半句,完整的句子是:“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至于胡生,神仙杳迹,无可比类。”
也就是说,胡飏之才,无法形容,也不必形容,他是极为罕见的神仙人物,没必要拿来跟人类比较。
因为胡飏数十年隐居不仕,绝交人类,只与学问艺术为伴,渐渐就被世人所忘记,关于他的评价也就没人记住了。
陶伯死时,不见儿女亲戚,只执二人之手而去。死前,对王允尤其放心不下,因为他性情刚猛,易伤人情。
胡飏、王允二人皆文武全才,本应奋励于当世。但此时东汉王朝进入桓、灵时代,政治黑暗日甚一日。
胡飏见这时代日渐沉沦,便绝意仕途,走上了他老师的隐士之途。胡杨屡次奉劝王允跟他一起悠游山林,把一身才艺学问传承下去。
可是王允出身官宦世家,自小就有远大抱负,不听师兄的劝说,十八九岁时毅然接受太原太守王瓆之辟,出任太原郡吏。
胡、王二人同窗十余载,感情至深。胡飏见王允不听劝阻,走上仕途,知道以他的性格,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一怒之下,对王允说,如果你非要混迹官场,那我们从此绝交,免得我将来听到你不好的消息一日三惊,吃睡不好。
王允虽然知道师兄是爱护他,但他本来性格刚烈,不懂与师兄好言相慰,一怒之下,佛袖而去,自此,一对亲如同胞的师兄弟,绝交音信长达三十多年。
三年前,王允得胡飏子侄来信,知胡飏病逝,子侄移棺葬于太原山中,王允痛哭昏厥。本想携妻儿北上奔丧,却不料得罪宦官张让,几番被下狱而没法动身。
而王允自从十九岁担任郡吏之后,仕途果如师父师兄所言,坎坷多厄,屡次差点送命。
王允刚到晋阳(太原郡郡治)担任郡吏,便发现晋阳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