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三章 汉末名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三章 汉末名臣 (第3/3页)

个太监叫赵津,倚仗中常侍的权势,在晋阳为非作歹,无恶不作。惮于宦官淫威,太原官府对他不敢节制。王允到郡任职后,将赵津捕杀,为百姓除一巨患。

    王允虽然一炮走红,受百姓称颂,但他的行为触怒了朝中宦官。王氏家族在太原势力太大,他们一时之间拿王允没有办法,便迁怒于太守王瓆,用谗言将王瓆抓到京城杀害。

    王允知道是自己害死了太守,亲送王瓆尸骨回到原籍平原国安葬,并守孝三年。

    三年后王允回到太原继续担任郡吏,他发现新任太守王球收受贿赂,当面怒责王球。这位太守可不像王瓆欣赏王允为人,把王允抓起来准备杀掉。幸好,并州刺史邓盛听说王允下狱处死,快马加鞭从刀口下把王允救了出来。

    王允遇见贵人捡回一条性命,从此在刺史邓盛手下担任别驾从事。数年后,因为才干优异,声名卓著,被三公并辟。

    所谓三公并辟,就是被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同时征辟,你爱去哪家上班就去哪家。王允最后选择了到司徒府担任侍御史,这个国务院纠风办的职位,倒是很适合他这种性格的人。

    三名最大的国家领导人同时发来聘书,这是王允仕途中第一次踌躅满志的时候。因为在此之前,无论在太原担任郡吏,还是在邓盛手下担任刺史别驾,他都只是三百石小官,相当于正科级干部。如今受三公并辟,一跃成为六百石官员,开始步入正厅级高级领导干部的行列。

    可是性格刚猛的人,到哪都不受人待见。偶尔遇到贵人可能有升迁机会,但贵人并非时刻都有,尤其在这个黑暗时代,官场大多是腐败滑头的人。

    王允在侍御史的差事上一干就是二十年,虽然名声越来越大,但是官职却一直升不上去,连求个外任升个千石县令的机会都没有。

    中平元年(184年),王允迎来了另一个贵人。遗憾的是,这名贵人竟是黄巾之乱的发动者张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