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二章 效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二章 效率 (第3/3页)

的专门生产铁器,会做好吃的可以去开饭庄,善于演说逗唱的可以专门娱乐大众,善于照顾他人的可以给人做佣人……”

    贾诩道:“就是说,各人去做各人擅长的事情,然后通过交易相互交换。我有多余的粮食,我卖给你,你生产的牛肉,你卖给我……是否如此?”

    羊武道:“正是。例如凉州三十万人口有二十万劳力,五六万人耕种良田就足以生产够吃的粮食,其余十五万人可以从事别的行业,大家相互交易,就可以做到人人生活富足。这中间就需要商人,把大家多余的产品集中起来,大家缺少的物品就可以去市场购买。商业就是解决效率的问题,有了发达的商业,那些亩产不足一石的农人,就不必守着土地生活,他可以去养羊,或者去给别人当佣工,可以去跟官府修路,可以去干任何比耕种赚到更多钱的行业,赚到钱后跟那些产粮大户买粮吃饭。”

    梁衍道:“万一从事别的行业的人口多了,粮食突然不够了,岂不一样闹出饥荒?”

    羊武道:“防止粮食减产出现饥荒有两种办法:第一,市场的调节功能:如果从事别的行业的人多了,生产的粮食少了,粮食价格就上涨,粮食贵了,就会有更多人去种田,粮食供应就上来了。如果某县由于灾害或者农人减少一时缺粮,其他县的粮食就会被商人引进来销售。第二,官府囤粮备荒,万一哪年出现洪涝大灾,大面积欠收,市场无法自动调节,官府便开仓赈灾,到丰年再购回补仓。有这两条保障,饥荒就不会再发生。”

    贾诩道:“很有道理。过去饥荒频仍,就是因为第一,家家户户都种田,一旦欠收无粮,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拿去换粮。第二,大家都种田,粮食多了也卖不掉,白白烂仓,所以都不追求生产效率,只要够吃就行,一旦出现灾荒,便又家家户户没有余粮相互接济。”

    羊武道:“正是。由于官府抑制商业,歧视商人,导致大家都去种粮,明明五六万人耕种就可以够三十万人吃饭,结果十几万人耕种,家家户户都是穷人,一遇灾异就发生饥荒,这都是生产效率低下造成的。”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