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 以牙还牙(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六章 以牙还牙(二) (第1/3页)

    第八十六章 以牙还牙(二)

    汽研中心那边的工作虽然有所进展,但成效不大。

    吴大雄找来汽研中心的工人师傅们日常绘制的汽车结构图与后世对比参详。

    一看之下,果然如此。

    还是我们的底子太薄了啊!缺乏人才呀!

    这一天,

    吴大雄听闻汽研中心的一些工作人员因待遇问题

    发生了争吵,闹得很不愉快。一时人心浮动。

    不是新请到一位张德庆先生么?阿义,走。我们去看看。

    于是,吴大雄带着陈义等人来到汽研中心视察,

    正赶上新任命的汽研中心主任张德庆先生给底下人讲授汽车相关知识。

    "乔师傅、任师傅、李师傅。你们要牢牢记住,

    汽车生产的第一道叫冲压工艺。非常之重要!

    目标:生产出各种车身冲压零部件。

    汽车专用钢板,厚度在 1.0mm 至 1.2mm 不等。

    首先要把整卷钢板裁剪成大小不等的几块,

    接下来便是分类整理,以便有各自不同的用处。

    大小钢材,首先要经过一道切边工序。

    然后分配到各个冲压机上,进行下一步工序。

    经过冲压机重新塑形后,

    压制成车身上所需的的各种冲压部件。

    形状结构复杂的车身零部件还必须经过焊接工艺处理。

    然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汽车的第二道是焊接工艺……"

    如此清晰透彻详尽的讲解,即便是如陈义一般的外行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张德庆,民国时期著名机械工程专家。

    在国内工程机械领域是数一数二的能人。

    在原历史时空。1937年2月,

    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确定在株洲设立中国汽车制造总厂时,

    张德庆先生任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工程师兼株州总厂副厂长。

    你说这个人厉害不厉害。

    可惜的是,1941年国统区沦陷后,总公司机器设备被日军拆运到了日本。

    中国汽车制造业也随之陷入了低谷。

    而现在,在吴大雄手下任一个汽研中心主任。嘿嘿,还真有些曲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