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 以牙还牙(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六章 以牙还牙(二) (第2/3页)

呀!

    当然,将来事业发展了,吴大雄肯定是要重用张德庆的。

    "张主任好!大家好!没什么事。今天就是过来看看大家。

    诸位都辛苦了。来,阿义,快把两箱科研糠和几条香烟给大家散一下。

    "好咧!"陈义答应一声出去搬货。

    "谢谢吴总!"

    "谢谢吴总!"

    张德庆迎上前握住吴大雄的手道:

    "吴总,多谢您的关心啊!这么忙,您还抽身来看望我们。

    目前,汽研中心的工作进展缓慢,实在是有负您的厚望呀!"

    "哪里哪里!磨刀不误砍柴功。先扎实的学习理论知识很重要。

    只有地基打得牢靠,才能起更更高的楼么!

    我看师傅们的学习热情就很高么!

    张先生刚才的讲解也非常精彩,我都听到了。

    汽研中心刚刚成立不久,条件方面还有些艰苦。请大家先克服一下。"

    不过大家放心,用不了多久,研究资金一到位。马上会发生大变化的。"

    "谢谢,谢谢吴总的理解。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的。"

    原来,张德庆在看了吴大雄提供的汽车资料后十分震惊。

    那是建国后1956年我们生产出自己的第一款汽车——解放牌CA10。

    这种解放车现在来看非常笨重,在重量上达到了4吨多。

    搭载5.6L6缸发动机。极限速度只能达到75km/h。

    而百公里油耗却达到了恐怖的29L,放到后世来说肯定是如法让人接受的。

    可是放到民国就不一样了。

    简直妥妥的高科技产品。张德庆如获至宝。日夜研究。

    其实,民国时期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并非一张白纸。

    1931年6月,辽宁民生工厂在沈阳研制出第一辆国产载重汽车,命名为"民生牌"。

    它开辟了中国人试制汽车的先河。

    1935年,上海的汤仲明创办仲明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改造生产木炭汽车。

    但这些厂子都是地方**或者个人集资创办的,资源有限、规模小,对后世影响不大。

    遗憾的是以上两款汽车由于各种原因先后夭折了。

    上午视察完汽研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