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一章 虎啸平津(二十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一章 虎啸平津(二十六) (第3/3页)

安危为要云云。"

    并代表蒋许诺,只要傅作义撤到青岛,则由美军援助南撤,

    届时一定任命傅作义为东南军政长官,统领所有的国民党军队。

    傅作义当然知道蒋介石的用意,便郑重地回复:

    "想我半生戎马,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至于个人荣辱,更不在意。国家大局高于一切。我是炎黄华胄,

    只要对国家民族有利,对人民有利,个人得失又何足道哉!"

    蒋纬国见无可挽回,只好回南京复命。

    在走之前,他交给傅作义一份名单。

    傅作义阅罢大吃一惊,左右为难。

    原来,蒋纬国此来还有一个目的,

    就是代蒋委婉的肯求傅放自己的黄埔生回去。

    这件事令傅作义非常的头疼。

    因为和谈的先决条件之一,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要抓捕的。

    这可怎么办是好?傅作义在忠义二字面前犯了难。

    要说傅作义感念蒋对自己的提携之恩,那是有的。

    傅作义一面决心自己留下来进行和谈,

    一面又答应了对方的所请之事,

    放任不愿意接受改编的中高级将领离开北平。

    比如,第四兵团司令李文、第九兵团司令石觉、

    第十三军军长骆振韶和第十六军军长袁朴等人,

    以及其余的多名师长和团长近百人。

    此事被傅冬菊知悉后,立即电报给了解放军前敌总指挥部。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我党加大了对傅作义的施压,

    限定了出城改编的最后期限。

    截止1949年1月9日,傅作义终于明确了自己的五点诉求,

    分别是:

    一、平、津、塘、绥多地一起解决。

    二、平津地区解放后允许言论和新闻自由。

    三、未来新**要有民主和进步人士加入。

    四、不接受投降的方式,改以出城整编。

    五、希望能够面见中共中央领导人。

    经过请示,平津战役前敌指挥部同意了傅作义所请,

    并且签署了《谈判纪要》。

    不过,党中央派人在签字的同时,却增加了一条新的内容,

    将国民党军队出城接受改编的日期限定为1月14日之前。

    放任不愿意接受改编的中高级将领离开北平。

    此刻,李文、石觉、骆振韶和袁朴等人,

    尚未来得及离开北平。

    傅作义有苦难言,也不禁腹诽连连。

    "共产党出尔反尔,真是欺人太甚!"

    可是牢骚归牢骚,协议书上的内容傅作义还是答应了。

    21日,东北野战军前线司令部代表苏静和傅作义方面代表王克俊、

    崔载之在协议书上签字。双方议定成立北平联合办事处。

    同日,傅作义发布文告,对外正式公布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施方法细则。

    各报刊纷纷登载,南京中央社也发表了这份文告。

    北平城的男女老少涌上街头,奔走相告。

    越来越多的人围在文告前,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有的聚集在广播喇叭下一句句地细听,各报馆的号外也被抢购一空,

    到处都在谈论解放军,谈论着和平解放。

    吴大雄的使命也已完成。正准备向北方局的领导同志辞行。

    忽然接到命令,要他去前敌总指挥部一趟,有人点名要见他一面。

    谁呢?当然是参谋长刘亚楼和谭政委二人喽!

    (全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