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学校改制和再办实业(一) (第2/3页)
家讲一个新课题,就是电流。其实这表现出电流最直观的现象就是闪电。”
他继续讲道:“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放电现象。在夏天的午后或傍zhi晚,地面的热空气携带大量的水汽不断地上升shu到高空,形成大范围的积雨云,积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形成雷雨云,而地面因受到近地面雷雨云的电荷感应,也会带上与云底相反符号的电荷。
当云层里的电荷越积越多,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
当云层放电时,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瞬间被烧得灼热,温度高达6000--20000℃,所以发出耀眼的强光,这就是闪电,而闪道上的高温会使空气急剧膨胀,同时也会使水滴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的冲击波活动形成了雷声。”
孟鸣总结道:“电流的知识以后会详细地讲,讲电的定义、产生的原理、定律以及相关的应用。明天大家准备一块长条形的磁铁,还有一米长的铜丝。”
他讲了两个课时,共九十分钟,期间孙复和胡瑗也来听了课,他们当然就像听天书一样。
下了课,孟鸣就和孙复、胡瑗向校长办公室走去了,途中三人尽兴地交谈着...
其中孙复说道:“《礼记·中庸》中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说的是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不能掌控承载的,没有不被包括施惠的,就像四季交错运行,日月照亮天空。然后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小的德行像河川一样到处流淌,大的德行像天地一样化育万物。”
而胡瑗也说道:“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除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
孟鸣知道两人对自己在理科知识方面采取“穷究其理”的态度不理解、不认同,这时在委婉的劝诫自己,他们心里还是认为理科里面有太多奇技淫巧了。
孟鸣也不以为意,就说道:“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但是我是这样理解的:
孔子说:“子路,告诉你!理解客观事物,仅仅了解事物已经发生的现象和事实不能算真正了解;我们知道事物发生必有我们不清楚的根源(知之不知),要透过现象找到事物本质;
有现象必有规律,我们不知道事物未来的现象,但我们要总结出事物的发展规律(不知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知也)。””
两人一听顿时驻足思考起来,也不顾寒风刺骨了,孟鸣却是受不了,他连忙咳嗽提醒他俩,最后三人继续前行,然后就进了校长办公室。
孟鸣说道:“两位仁兄,我现在主推的就是理科教育,我们可能意见不统一,但是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儒家思想应该是“兼容并包、 兼收并蓄”的,应该有开放包容的精神;
但是现在看来儒家思想已经阻碍了本土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更令人遗憾的是,对于科技进步,整个儒家的态度是轻蔑的。
为什么儒家不能把全天下的宋人都变成儒家的门徒呢?”
孙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