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二章 学校改制和再办实业(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二章 学校改制和再办实业(一) (第3/3页)

听到,顿时觉得“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是呀,儒学为何不兼容并取,让这些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也成为儒家的门徒呢?圣人还说过:“有教无类呢。”

    孟鸣又说道:“儒家为何不效仿道教、佛教,成为儒教呢,若是如此的话必然会成为国教的。”

    胡瑗则说道:“这样不好吧,将我们儒家等同于道佛两教,我们儒家就会自降身份的。”

    孙复说道:“翼之老弟,着相了,佛老可以流行这么久而不衰?为何儒学长期的处于弱势?,由于五代十国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宋初有不少儒家大师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他又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能融合格致之理科学说呢?”

    孟鸣知道他们俩可能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些理论,但是他还是向他们提出来,毕竟他们两人都是理学的开宗立派者,自己就是想向里面掺沙子、挖墙脚,毕竟理学在北宋发轫,南宋成势,云明清大兴,到前世的红朝才式微,其理论也是越来越保守,让中国发展走向了死胡同,最后落得的个积弱贫穷,列强欺凌。

    最后孟鸣就回家了,他这时就萌生了个想法,就是造出玻璃和香皂来,他就想把同平章事夏竦拉进来,他的性子就是说干就干的急躁性子。

    他从东京大学的化学系抽调了三十名学生,然后就开始选址建厂了,最后还是在他的农庄边上开始筹建一个占地二十亩的玻璃厂。

    其实玻璃和水泥一样,原材料都是相当的普通,玻璃的材料就是石英砂、苏打、石灰,它们在高温下烧至熔融,再重新冷却凝固,就形成了性质均匀的玻璃材料。

    不过孟鸣把纯碱碳酸钠改成了碳酸钾,这些材料都可以从草木灰中提取出来,这几日学生们到处收集草木灰,最后草木灰都堆成了小山一样,他们加班加点的,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最后提取出了三大车碳酸钾来,然后就用磁铁把其中的含铁的成分给提取分离出来,防止玻璃发绿。

    孟鸣先是修了一个小型的玻璃熔炉,然后就按照配比开始烧制,他又在在玻璃中加入了24%的氧化铅,让玻璃更加容易熔化。

    他还聘请了三位烧磁窑炉的师傅,开始烧制了,经熔窑高温熔融,温度在1500℃,原料已经融化了,最后就倒入了模具中,但是报废了近一半,最后成品只有三十五块通明无色的玻璃。

    这些块玻璃尺寸都是一样的,长八十公分,宽五十公分;他想全部做成镜子。

    制镜的方法就是用了镀银之法,将洗干净的玻璃平放在水平的木架或木条上,取银液一份和还原液一份搅拌匀倒上。药液以不流掉为度。约每平方米2分升左右。待其渐渐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晾干。干后再在上面涂一层铁红底漆或其它防锈漆液便成了镜子。

    他将制成的镜子自留了十块,其余的全部送人,皇宫里送了十块,剩下的都送给了熟识之人。

    赵明月照镜子的时候,被吓了一跳,以前用的是铜镜,人的面容映出来有些模糊,大体能看个轮廓而已;但是这面镜子照得太清晰了,人脸上纤毛都能明察秋毫。

    但是她很快就臭美起来,她自我陶醉道:“这种镜子才能衬托出本娘子的绝色容颜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