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写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 写信 (第1/3页)

看着面前这些破旧的机床,陈二不由得是皱起眉头,他想到毛主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就是新中国初期的真实写照,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自己的技术才不会是受制于人,工业已经是成为新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重工业何来的国防啊。

    陈二思前想后决定干一件大胆的事,给毛主席写信,尽管他不知道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不过不尝试又怎么知道呢。拿出了一张信纸,斟酌了一下写道:敬爱的毛主席,我是501兵工厂的一名军工,这封信不知道您能不能看到,我只是想反映一些现在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问题,否则国家的发展必会受到影响。

    现在全国处于解放初期,依然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力量十分薄弱,重工业更是没有一家,我们甚至制造不出符合型号的钢材,就连一些枪械用钢材都是达不到应有的标准,这样不仅大大的减少了枪械的寿命,更加的会影响枪械的性能。我虽然不懂政治,不过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强弱肯定是关乎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的,要想追上外国的军事脚步,我们必须要大力的发展工业才行。

    陈二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堆建议,因为他知道新中国在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之后,国家的发展已经是过于的滞后了,想想1949年的中国,人口54167万,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其中“孕产妇死亡率”为15‰,“婴儿死亡率”为20%,平均寿命为35岁;

    1949年的中国,耕地146815.8万亩,粮食平均亩产77公斤,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1318万吨,中国人的“年人均粮食常量”为209公斤;

    1949年的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466亿元(人均:86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326亿元(人均:60元),工业生产总值:140亿元(人均:25.8元);

    1949年的中国,国民收入:358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1元);社会总产值:518亿元(人均:95.6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0亿元(人均:25.1元);国民总产值123亿美元,人均国民总产值23美元,人均国民收入16美元;

    1949年的工业产品中:钢产量仅为15万吨,生铁25万吨;煤产量3200万吨,石油12万吨;水泥66万吨;机床1300台,缝纫机2000台,收音机:4000台,自行车14000辆……;1949年的中国,同国民党统治中国的所谓“黄金十年”中的1936年相比轻工业下降30%,重工业下降70%,工业整体下降将近40%,近代工业只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0%。

    这些数据也是陈二在二十一世纪一份报纸上偶然看到的,当时的他就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