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43章 没苦硬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43章 没苦硬吃 (第1/3页)

    在杨平成立“新佐剂”课题组之后后,大洋彼岸,美国一家公司战略分析部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落地窗外是摩天大楼勾勒出的城市天际线,室内温度恒定在令人舒适的22摄氏度,空气净化器平稳运转。

    一场关于全球疫苗佐剂研发动态的内部简报会正在举行。

    巨大的环形幕墙上,PPT翻到了新的一页,标题是“亚太地区潜在技术动向监测”,而页面上最显眼的位置,赫然展示着杨平课题组的基本信息——一张略显简陋的成员列表,还附着蒋季同、楚晓晓等人略显青涩的照片,以及那个被重点标红的“五亿人民币(约合七千万美元)经费”。

    主讲人是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精干的年轻分析师。他正准备按部就班地介绍下一个议题,却被一位与会者打断。

    “等一下,杰克。”

    坐在长桌另一端的一位中年男子开口了,他是负责疫苗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佐恩。

    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隔着光滑的桌面,虚点了点幕布上杨平的名字,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这个课题组能再详细介绍一下吗?一个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印象的名字,带着五个……”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楚晓晓等人的照片,语气带着一丝玩味,“看起来刚从校园里出来的博士,目标是研发颠覆性新型佐剂?”

    他拿起桌上的定制金属咖啡杯,轻轻搅动着里面的黑咖啡,杯壁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恕我直言,这听起来不像一份严肃的战略分析报告,倒更像是一篇科幻的摘要。”

    会议室内响起几声压抑的低笑,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另一位亚裔面孔的资深科学家,许博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相对严谨:“佐恩先生,我不得不提醒你,杨平教授是诺奖获得者,诺奖获得者!空间导向基因理论的创立者。”

    他重复强调诺奖获得者,以纠正佐恩对杨平错误的认知。

    在这种公司内部会议,以前许博士绝对不敢和佐恩争论,但是现在不一样,杨平的诺奖让他也有了某种底气,敢于与佐恩这样的人针锋相对。

    “诺奖?是吗?我可不认识。”佐恩耸耸肩,“就算是吧,免疫学,尤其是佐剂研发,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极其复杂的领域。这里涉及的是人体最精密的防御系统,失败率历来高得惊人。我们,以及我们的竞争对手,投入了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资金,耗费了数十年时间,动辄数百人的团队,至今所能做到的大多也还是在铝佐剂、油乳佐剂等经典体系上进行有限的改进和优化,能够发现的佐剂也极其稀少。”

    佐恩放下咖啡杯,双手一摊,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楚晓晓那张带着学生气、眼神却透着一股专注劲的照片,“所以,我很好奇,也感到很荒谬。他们是凭什么认为,像这位小女孩博士,几个看起来可能才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能够设计出比我们所有顶尖团队都更优秀的分子?”他摇了摇头,那神态仿佛在谈论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勇气可嘉,但毫无意义。”

    许博士现在面对佐恩一点也不怯场:“很多科学家的重大发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年龄会消磨人的创新能力,也会让人变得虚无的傲慢。”

    他的话里有话,明显在讽刺佐恩,佐恩现在已经五十多岁。

    佐恩转头向许博士投来厌恶的目光,这个华裔,他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嚣张。

    分析师杰克连忙补充道:“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他们确实刚刚开始,目前的工作重心还停留在最基础的分子克隆和载体构建阶段。”

    “看吧,”佐恩靠回椅背,语气轻松,“等他们好不容易组装出第一个候选分子,走到体外功能验证那一步,就会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有多大了。这个项目我认为不值得投入过多关注资源,略过!”

    “你会为自己的傲慢吃尽苦头,我明显感觉,我们公司已经不再年轻,慢慢进入迟暮之年。”许博士用一种遗憾的语气。

    ……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个欧洲公司的疫苗部门的某间高级会议室里。

    这里的氛围更加接近技术流,与会者大多是研发线上的核心科学家和管理人员,投影幕布上展示着类似的技术监测信息。

    “……综上所述,这个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