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章 航母与航母的对决 (第2/3页)
阵仗没见过?不就是被人卡脖子吗?他娘的,老子挖了半辈子矿,赚的都是埋在地底下的辛苦钱,但也知道,一个男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不能总跪着,不能总让人掐着脖子过日子!”
他环眼圆睁,看向黄佳才:“黄总!你直说,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钱吗?”他伸出五根胡萝卜般粗壮的手指,“五十个亿!人民币!第一期!我王昌鑫今天就在这儿拍板!昌鑫矿业,投了!就当是老子给咱们未来的医药产业,先挖第一锹土!”
这掷地有声的承诺,带着浓郁的江湖义气,却比任何精密的商业计划书都更能鼓舞士气。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和交头接耳声。
“王老板快人快语,义薄云天,令人钦佩。”一个温和却自带份量的声音接过话头。说话的是身着藏青色中式褂子的南洋华侨巨富郭敬尧。他年约六旬,鬓角微霜,面容儒雅,气质沉静如水,与王昌鑫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
“郭某家族,漂泊海外已历三代,”郭敬尧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沉稳,“我们在东南亚,在欧洲,在北美,经商多年,更深切地体会到,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就如同将自家大门的钥匙交予外人。平时或可相安无事,一旦风云突变,便是生死攸关。科技无国界,但科技命脉,有国界,更关乎我华人生存发展的根基。”
他看向黄佳才和宁琪,眼神诚挚:“黄总、宁总,以及诸位同仁。我郭家不才,在海外经营多年,略有些许微薄之力。资金方面,自当与王老板、宁总共同担当。此外,郭家在东南亚的物流渠道、在欧洲的部分研发合作资源、以及……在一些地方还算说得上话的人脉网络,皆可对联盟开放,供诸位驱策。此役,郭某愿附骥尾,略尽绵薄。”
郭敬尧的话语,如同暖流,带来了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宝贵的国际视野和深不见底的海外资源,极大地拓展了联盟的边界。
这时,华芯国际的代表陈东推了推眼镜,这位芯片行业的顶尖专家语气沉稳地开口:“黄总,各位。我们华芯在高端制程上确实还面临困难,但在特种芯片、传感器芯片和配套的算力支持上,有一定积累。生物医药研发离不开海量数据和复杂计算。我们可以立即成立专项小组,为‘破壁’计划定制优化算力方案和专用芯片,确保数据处理不拖后腿。这块的研发投入,华芯可以承担大部分。”
康正医药的赵明紧接着发言,他掌握着全国数千家药店和医院渠道:“我们康正别的不敢说,线下渠道是现成的。一旦联盟有产品出来,哪怕是实验性的,我们可以在旗下所有门店和合作医院开辟‘破壁专区’,优先推广,收集一线反馈。市场端,我们来做先锋!”
精仪科技的孙浩声音不大,但充满技术人员的执着:“精仪在光学镜头和精密机械上做了二十年,精度不敢说世界顶尖,但解决‘有无’问题,我们有信心!需要什么规格的显微镜镜头、检测模块,清单给我们,一起攻关!”
一位知名的创投基金合伙人吴天佑清了清嗓子:“我们基金投了上百家硬科技企业,很多在材料、算法、传感器领域是‘隐形冠军’。我建议,立即建立一个‘联盟潜力企业库’,由我们负责筛选和引荐,快速补全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资金不是问题,我们可以联合领投,确保弹药充足!”
这几位来自不同领域巨头的表态,如同几根巨大的支柱,瞬间撑起了摇摇欲坠的信念穹顶。会场的气氛明显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坐直身体,眼中燃起光芒。
之前联盟的核心成员们,此刻也再也按捺不住,积压的情绪和斗志汹涌而出。
基腾科技的王总因为激动脸颊有些泛红:“黄总!各位老大!我们基腾别的不敢说,在科研设备上还有几分家底!我们愿意全力以赴。”
达美生物的李总语气坚定:“我们达美的试剂研发平台和中试生产线,从此刻起,对所有盟友彻底开放,数据共享,优先保供!他们不卖,我们自己造!我就不信,离了张屠户,就得吃带毛猪!”
讯科软件的张总用力一拍大腿:“妈的,欺负我们没软件是吧?老子的团队已经连夜在拆解他们的架构了!算法我们有自己的优势!黄总,给我们时间,给我们支持,我们一定搞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更好用的科研软件!这把骨头,就算啃碎了,也绝不让兄弟们赤手空拳上阵!”
“对!干就完了!”
“我们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在高分子过滤膜上有独家技术,愿意无偿提供给联盟测试!”
“算我一个!”
群情激昂,请战之声此起彼伏。原本弥漫的压抑和焦虑,被这股汹涌的斗志彻底冲散。会议室里,不再是各自为政的企业代表,而是一群即将奔赴同一战场的战友。
争论、补充、承诺……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资源的壁垒在共同的敌人面前被迅速打破。
黄佳才看着眼前这一切,胸腔里一股热流涌动,几乎要夺眶而出。他强自压下翻腾的情绪,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好!好!有诸位同心,何愁破壁不成!”
他转向身后的白板,笔走龙蛇。接下来的数小时,一项项具体到极致、超越任何单一企业能力边界、真正体现强大协同力量的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