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九章: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1/3页)
刘义洲觉得他是幸运的,因为他遇见了解安德。
这可不是假话,这是夜半三更独自一人的刘义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就是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按照刘义洲自己给自己的定论,他这一生的为官之路大概率会是在东丹学院校长的这一位置上做到退休,毕竟他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毕竟他已经是副厅级别的干部了。
其实刘义洲对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讲,刘义洲这个年龄即将就是退休的时间口,他已经没有机会再进一步了。
但现在因为解安德的出现,让刘义洲对自己的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
没办法,解安德的出现让东丹学院数次登上电视台,也让刘义洲这个学生的大家长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这还不算完,刘义洲清楚的知道他只要紧紧的跟解安德靠近,那么自己肯定会有更多的成绩出现。
你想想现如今的解安德尚且没有毕业,他的企业虽然已经做大,但还没有做强,可就是这样一个解安德就已经开始多次为东丹学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那么试问以后变强、变大后的解安德,会为东丹学院做出多少贡献呢?
不知道,这个答案没人能够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份贡献肯定不会小,相反会非常的大。
夜晚的东丹学院很安静,毕竟所有的学生都已经放假不在校园了。
刘义洲一个人走在校园内,他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医学院,而他脑子里想的全部都是关于刚才解安德找他所说的东丹学院加入中药研究所的事情。
刘义洲作为副厅级的干部,他很清楚解安德今天来找他为何意。
今天的解安德来找他就是跟他要一个保证的,解安德要他保证东丹学院在加入中药研究所后必须得尽到相应的责任,必须得付出应该付出的责任。
刘义洲理解解安德的行为,毕竟这的确不是一件小事情。
这当然不是一件小事情,这关乎到解安德的英顺药业以及肖镇等人对于该研究所投入的精力能否成转化为真正的成功的问题,这件事情需要所有的参与方齐心协力做出自己的职责所托,才能转化出最终的成功。
所以解安德必须要刘义洲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解安德绝对不会只因为单纯的以东丹学院是自己的母校而就同意其加入。
只是现在的刘义洲内心有了嘀咕之意了,因为他现在不敢完完全全的保证自己能够承担的起这个责任。
没办法现在的东丹学校成立的时间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所以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资金力量都是非常的紧缺的,而根据解安德的所说,这个研究所的科研项目活动是需要资金和人员的支持的。
作为常人的我们根本不理解,科研是多么的耗费资金。
一项科研成功的诞生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前期是无法估量的,更重要的是很多的投入是根本无法得到回报的。
而这就是为何很多公司不愿意投入资金搞研发的原因,因为搞研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拿钱打水漂,试问有谁愿意花钱打水漂玩呢?
当然这也是为何人们赞叹那些高投入搞研发的公司的原因,因为他们明知道花出去的钱是打水漂,但他们依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