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北海郑玄 (第3/3页)
之后,郑玄学成归家,马融长叹:“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可见郑玄在马融心中地位之重。
郑玄回乡讲学,弟子数百上千,好生兴旺,只是好景不长,党锢之祸连续暴发,第二次党锢之祸中,李膺杜密与二百余士人学子被皇帝下狱处死。全国各州县下诏严查党人,诸党人之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居官位者,一律免职就地禁锢。至此宦官大获全胜。郑玄曾为杜密故吏,自然也受到“厚待”被视为党人,被禁锢于家中。到今年中平元年黄巾乱起,皇帝刘宏下令释放党人,郑玄已经被禁锢十四年,已经58岁了,人生最好的年华就在郜首穷经中飘然而逝。而这十四年间,郑玄闭门不出,苦研经学,遍注典籍,注释著书几百万字,创立了郑学,享天下盛名于世,求学者不远千里来投,门生弟子无数,被天下士人许为“经神”,为中国经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就是这么一个人,坚持气节,自从党锢之祸后便对朝庭彻底失望,州郡征辟,举贤良方正茂才等十几次,皆推辞不就,朝庭公车征左中郎将,博士,赵相,侍中,大司农等职,皆未就职,一生未仕,不愧为真正名士。晚年郑玄困绕于黄巾之乱,迁至徐州北海隐居,后来官渡大战时袁绍为壮军势民心,争取士望,胁迫郑玄随军,郑玄无奈抱病而行,行至半途溘然而逝,传奇的一生宣告结束。
而现在的郑玄,被解禁后,正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他,会北上相助年轻的刘备吗?
刘备左等右等,不见卢植派人前来,却等来了一封书信,不由大为失望,待打开竹简匆匆一览,却是大喜欲狂。早在洛阳求学之时,便闻北海康成公大名,后得恩师卢植相告此公为自己师伯,便心所向往之。这么牛叉的人物,现在老师卢植居然推荐给自己,还言已经去信与康成公,让刘备自己准备,延请时千万别失了礼节。哈哈,刘备抱着竹简一顿狂亲,爱死老师卢植了。
冷静下来的刘备稍微一想,便决定自己亲自去北海恭迎郑玄,自己麾下止有数人,典关张为武将,怕失了礼仪分寸,简雍刘德然又身份太低,思来想去,还是自己这个广阳太守,广阳亭侯,便宜的师侄去相请郑玄,即显得重视郑玄,自己身份也好与郑玄说话。
既然这么定了,刘备便传召众人议事,众人听得刘备欲亲去青州相迎大贤郑玄,不由都惊掉了下巴,大喊不妥。简雍刘德然言刘备一郡之守,逃离职守跑到北海去不像话,典关张众将却是担心一路上盗贼四起黄巾纵横不安全。却皆被刘备否决了。刘备说自己在广阳也是个摆设,政事自己没有怎么管,整日里也只是练练兵,至于安全,刘备说自己带个五千人马上路,还不知道哪路蟊贼不开眼敢找他的麻烦。此时刘备威信已显,众人闻得刘备讲得有道理,无奈之下也只好从了,而且众人之间,哪怕是典关张之流,也是久闻郑玄大名,如若真请得这位大神到得广阳,自然是最好不过。于是也就都同意了。
中平元年六月五日,刘备使简雍刘德然与关羽镇蓟县,张飞领军巡视地方。自率五千部曲,命刘恒刘恪兄弟备重礼相随,一路直奔青州北海,相迎郑玄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