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七十八章 天下雄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七十八章 天下雄镇 (第1/3页)

    八月十二日正午。

    元帅军东西两路入城,榆林城内的明军依然在战斗。

    进城督战的张勇保持着每过一刻便遣羽林骑回奔报告的频率,将城内巷战一一汇报至镇北台。

    刘承宗在那些汇总的军情里,看见了明军延绥镇最后的精锐力量,被一一消耗殆尽的情形。

    解职参将李应孝,原守东门,城破后归家纵火,率妻子儿女、家丁伴当四十余人携弓矢备战,待马献图部宁夏军看火势驰来,放箭伏击,箭矢射尽,挺矛驰马入阵,被杀。

    榆林无实授的指挥使崔重观,早在开战前就散尽家财募义勇壮丁,家里啥也没有,城破后便没有依约回家,聚集壮丁百余,收拢城上、街上被放弃的枪炮,至关帝庙据守。

    武秀才张连元、张连捷,原守东南角楼,城陷后于缺口举石砸伤一丈青,后随军撤入城中,军士各自归家,张氏兄弟亦归家拜别老母妻儿,携布匹欲至关帝庙自缢,加入崔重观的部队。

    马鸣节,三岁其父战死抚顺,朝廷以百户全俸恩养十三年,至其十六袭职百户。

    城破后归家,披全装甲领妻子儿女跪拜堂屋先父、祖画像,后聚木箱木器围住妻儿,举火自焚,火刚烧起来,听见街上传来元帅军近家的马蹄声,自火圈中跳出,携弓刀出巷搏战。

    身中三箭两刀,负伤力竭,不听招降,且战且退,再回家院,环视家中焚火正烈,自投火中而死。

    中军官刘光裕,携弓纵马长街,左右驰射,左良玉本想将之招降,奈何其边打边骂,昌平兵打他就用汉语骂人,拔突兵打他就用蒙语骂人,以刘老太爷为中心,环绕五服亲戚,监军羽林郎气不过,拍马迎击,持燧发短铳将其毙于街上。

    死守凯歌楼的指挥使黄廷政三次拒绝招降,被王自奇掷弹炸死,其弟黄廷用、黄廷弼持刀挟矛冲出硝烟下楼格斗,俱死。

    遗言:我们可以下去追随爷爷了。

    三人的爷爷,为隆庆元年抵御土默特入侵,战死芹河的副总兵黄演。

    千户贺世魁比别人要松弛一些,早前炮战的时候就被铁子击伤,归家休养,城破时正在吃饭。

    听见街上传来城破的消息,让妻子又给自己添了碗饭,随后伺候自己洗了个澡,收拾衣裳。

    他把家世承袭牒文放在正堂案上,向皇帝所在的东方焚香再拜,铠甲官服俱迭的整整齐齐放在庭院,与妻子柳氏一同更换纯色的深衣礼服,于院中从容自缢。

    负责这条街道的元帅军,是第二旅游兵营马科标下,带兵管队叫李从谦,连着进了三个宅子,都烧烂了。

    闯进贺世魁家里时,李从谦一看这情形,又让人退了出来,专门派兵去棺材铺抢个棺材,挑了几个仪容仪表看得过去的部下,再随自己入宅,给树上的贺世魁及其妻行礼。

    因为贺世魁在自尽前,把家里的财物、粮食也收拾得很好。

    对元帅军来说,这位是少有的将身前身后事都处理好的军官。

    而至于那些把家产、储粮烧尽的将领,就显然没有这个待遇,尸骨都没人收敛。

    大多数人就连阵亡前的情况,都只能靠羽林郎在已经驻军的街道,挨家挨户敲门,找那些没有抵抗的民户询问。

    如百户杨坤的妻子柳氏,丈夫在城外阵亡,妻子在家完成未竟之业,纵火焚屋,自缢身亡。

    教授徐可征的学生秀才们都登城守御,自己已经老了,无力守城,便携妻子潘氏到北城的文庙自缢。

    兵备副使乔国云,围城刚开始带兵出城,被杀,妻子刘氏在城内家中收到消息,殉情自尽。

    甚至到元帅军控制了街道,还有像绥德卫指挥使钟茂先那样,早年镇压叛乱时因伤残疾不能守城,便待在家里。

    他两个儿子,一个死在出城迎击的战斗里,另一个在城上被炮子打死。

    钟茂先在家也不烧房子,备酒食劳军,暗藏匕首趁人吃饭的时候扎死了第二旅一名什长,随后被杀。

    有个八十岁的老太太姓杨,是故广平知府吴守中的遗孀,持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