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章 看在佛祖的份上,拉苏丹一把! (第2/3页)
二百多年前。
和埃及这边的马穆鲁克一样,德里苏丹国一开始就不太“正常”。他们是阿富汗一带的古尔王朝,向印度派出的圣战军。
古尔王朝的宗教氛围比较浓郁,苏丹以卫教者自居,多次向印度方向发动攻势。占领了旁遮普地区之后,苏丹的弟弟、东部总督穆罕默德·古尔率领大军继续南下前往德里,在路上一个叫塔兰的村落附近,和拉杰普特王公组成的联军决战。
拉杰普特的意思是“王者的后代”,居住在北印度的中西部。他们可能是古典时代开始,从希腊人东进到白匈奴南下那段时间里,陆续进入印度的外来征服者的后代,因此才有这种名称。也是因为这种背景,拉杰普特人是当时印度最善战的族群,多次堵在开伯尔山口附近,和后来的南下者们作战。
1191年,双方第一次决战。这次,拉杰普特人的盟主普利陀毗罗阇三世集结了据说有20万人规模的队伍。拉杰普特步兵十分坚韧,由刹帝利军事贵族组成的骑兵也并不孱弱,反而很擅长各种战斗技巧,因此古尔王朝的军队没能取胜,还在硬碰硬的对抗中损失惨重,只能退兵。
不甘心的穆罕默德继续加码,而拉杰普特人也集结了更多军队,第二年又来到塔兰交手。
这次,双方规模空前。因为这个时候的古尔王朝正是极盛期,借着征服呼罗珊的声势,穆罕默德从中亚和阿富汗,集结了据称有12万人的庞大军队。而普利陀毗罗阇也针锋相对,凭借本地优势,一口气集结了120个拉杰普特王公,超过30万人迎战。不过两边的史家都很能吹,所以也不太清楚到底多少,只知道应该数量很大就是了……
穆罕默德这次采用新战术,且战且退,用不同小分队不断袭扰敌人,使得拉杰普特大军筋疲力竭,队列混乱;最后,再抓住时机,借助中亚带来的优势骑兵,发动突袭,一举打垮了拉杰普特大军。印度方面的军队几乎损失殆尽,普利陀毗罗阇本人也被俘杀。
此战之后,北印度方面已经没有了成规模的抵抗力量。还在坚守的拉杰普特王公们失去了机动力量的支撑,很快被各个击破。穆罕默德没有继续在这边浪费时间,留下部将库特布丁率军攻城略地。一年后,古尔军队攻陷德里,然后继续向南、向东,摧枯拉朽般席卷北印度。前锋来到孟加拉的时候,甚至只派了18个骑兵,就把当地人吓得开城投降。
但远征正在顺利进行的时候,古尔王朝的后院却起火了。
原来,被西辽击败之后,天方教世界的前霸主塞尔柱王朝就江河日下,迅速走向瓦解。1194年,花剌子模借着宗主国西辽的保护,出兵一直打到了巴格达,灭掉了城里还在控制哈里发的塞尔柱“将军”。但尽管如此,在之后的争夺战争中,他们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霸权,连土地都没有稳定掌握多少。
对此深为不满的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专门从草原雇来了大批突厥佣兵,南下围攻赫拉特,和古尔王朝争夺呼罗珊的控制权。
这个时候,之前的苏丹已经去世,穆罕默德继承了哥哥的位子,权力更大了。由于之前对印度的极为成功的征服,他的威望相当之高,甚至被称为“伊斯坎德尔-阿尔-塔尼”,意思是第二个亚历山大大帝;在天方教世界中,他还有个“苏丹-加齐”的称号,意思是圣战者的苏丹;部下们还给他上了“最伟大的苏丹”的头衔,而其他国家也没有办法反对。
在这种声势下,他立刻向各地总督下达征召令,很快集结了一支军队,前去迎战。
花剌子模的杂牌军,不是久经战阵的阿富汗大军的对手,首战就没顶住,被迫撤围,回到木鹿,古尔王朝军队则继续追击。双方一路交战,花剌子模军队就一路败退。最后,在阿姆河以北的本土决战时,花剌子模都没打赢,苏丹率领军队仓皇退往边境,任凭古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