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0章 看在佛祖的份上,拉苏丹一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70章 看在佛祖的份上,拉苏丹一把! (第3/3页)

军队围攻首都。

    眼见形势不妙,摩诃末情急之下,已经不顾身份,主动给穆罕默德·古尔写信,说可以认对方作义父。但穆罕默德·古尔根本瞧不上他,没有去理会。没办法,摩诃末只能再去抱西辽大腿。还好,西辽的天禧帝耶律直鲁古被他说服,答应帮忙,派遣了一万人的军队,前往前线。

    听说西辽本部兵出动,古尔王朝方面也立刻做出了反应:一代雄主穆罕默德·古尔,这位一生都在以和卡菲勒作战为荣的“加齐”,在面对数量只有自己五分之一的异教徒军队的时候,选择了掉头就跑。

    他果断放弃围城,率领军队一路向南狂奔,计划逃回阿姆河以南,然后借助补给充足的重镇加兹尼固守。为了加快速度,甚至没有管那些地方部队,宁可把他们跑散,也不敢停下来。

    然而,就算这样,西辽主力也比他速度更快。他们只让花剌子模军队在后方虚张声势追赶,而作为核心的契丹兵,已经提前渡河,迂回到阿姆河南岸,控制了古尔大军南逃的渡口。

    发现渡口居然已经被封锁,古尔王朝大军士气完全瓦解。在西辽和仆从军的围攻下,几乎全军覆没。穆罕默德·古尔带着几个侍从,逃到了附近一座城堡里躲藏。好在西辽方面也不想彻底消灭他,让花剌子模做大。因此,在西喀喇汗的君主奥斯曼的调停下,穆罕默德·古尔支付了一大笔赎金,随后被西辽人放走。

    虽然活了下来,但他的威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不久之后,就在来回镇压反叛的过程中,被一名什叶派刺客暗杀。进入极盛期没多久的古尔王朝,也随之瓦解。

    而在德里的古尔军队,突然发现自己没人要了……所以,他们这个国家,其实就是捡漏捡出来的。君主的合法性和权威,都经常遭到质疑。可以说,自从一开始,就有一大堆问题。

    后来王朝中央衰落,印度东部也形成了数个半独立的苏丹国,名义上附庸于德里苏丹。

    再后来,帖木儿向德里苏丹国发动“圣战”,打败了中央军,进一步摧毁了德里对于地方的权威,当地的几个小苏丹国,算是完全独立了出来。不过,失去了德里的约束,这些人反而没能享受多少权力,立刻就开始了内战。

    孟加拉苏丹国的核心区,在恒河河口的三角洲一带。他们的统治中心,就在河口旁边的吉大港。孟加拉本来就是印度的贸易和经济中心之一,加上这几个世纪以来海运商贸的发展,使得这里日渐富裕,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商业基地。

    但与之相反,孟加拉苏丹国的武力却不怎么样。

    这一串苏丹国的军事力量,几乎都是靠中亚老乡来维持。德里苏丹能长期保持战斗力,就是靠着严格拒绝一切印度人参军,坚持引进突厥古拉姆。因此,立国近百年,王朝都不稳了,还依然可以击败当时横行大陆的蒙古人。放在印度这个地方,已经堪称军事奇迹了。

    但是,德里苏丹国瓦解之后,可能是这边距离中亚最远,获取突厥奴隶兵难度颇高,因此,苏丹小朝廷空有钱财,却内外受气。对外,他们打不过旁边的斋普尔苏丹国;对内,苏丹只能勉强压制当地大贵族。所以,一直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所以,当地统治者选择了一个有些反常规,但仔细想来并不太出人意料的战略思路:寻找外援。

    在郭康所知的历史上,孟加拉苏丹选择的求援对象,是明朝。

    而且,为了得到“天朝”支援,孟加拉方面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在明朝使者到来的时候,他们甚至突然想起了已经被自己祖上的“加齐”们毁灭了很久的佛教。于是,就宣称自己这边是佛教圣地,旁边就是佛祖当年悟道的地方,要带明朝使团去旅游。希望借此得到明朝的好感,让大明能看在佛祖的份上,拉苏丹一把……

    只能说,为了求生,算是很不容易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