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四十八章 高启愚真的太想进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四十八章 高启愚真的太想进步了! (第3/3页)

着,让冯保记下。

    缺水缺肥的地块,土豆普遍偏小,而且长得不圆润,这土豆吃起来,口感肯定很差,土豆不沾荤腥,是很难吃的,而且产量并不是特别高,所以朱翊钧觉得还是能浇灌就浇灌,能施肥就施肥,水肥和水利工程不能停。

    在没得吃的年代里,有口吃的就不错,但有吃的,能好吃点,就更好了。

    工兵团营给百姓打井这件事很好,但如果这些井被乡贤缙绅给占了,那就很不好了,朱翊钧一边走,一边让冯保记下这些他想到的事儿。

    “参见陛下。”张居正、戚继光见礼,王国光要站起来行礼,被皇帝扶着坐下。

    “坐下休息,私下谒见,这些俗礼就免了。”朱翊钧笑着说道:“王司徒,丰收了,老天爷,终究是给咱们大明留了一线生机咧,明天让定国公徐文壁去趟天坛,祭祀感谢老天爷。”

    老天爷既然给大明留了一线生机,那去还愿自然理所当然。

    王国光今年已经七十八岁了,他这个年纪古来稀,活着就是人瑞,这般岁数,王国光心心念念的依旧是大明江山社稷,甚至肯做那个蛊惑君上的‘奸臣’,背负发行驰道特别国债的责任,毫无疑问是忠臣。

    “臣看到了。”王国光看着皇帝爽朗的笑容,忽然开口说道:“陛下,稳健、圆滑、平衡、懂得人情世故,看起来是做大事的模样,但这种人真的掌握了权柄后,做不了任何大事,反而是那些看起来比较激进、决绝、果断,似乎不太稳重的人,反而能做事。”

    “臣年纪大了,有点教师爷,又在这里教陛下做事了,还望陛下恕罪。”

    王国光这话说的有点矛盾,看起来能做大事的人,反而做不了事儿,看起来不稳重,反而能成事。

    其实王国光的话很好理解,看起来能做大事的人,他具备了一切做大事的能力,但他不会去做,他会和光同尘、会相忍为国。

    “无碍无碍,朕倒是听明白了,王司徒在说朕,让朕不要圆滑起来。”朱翊钧笑着说道:“朕记下了。”

    其实王国光的话,解开了朱翊钧内心深处的疑惑,当初,王国光为何会对晋党倒戈相向。

    国势衰亡,真让晋党这些相忍为国的人执掌了权柄,就是一事无成,反倒是颇为激进不稳重、离经叛道的张居正,能博取一线生机。

    “陛下,臣僭越了。”王国光在请罪,他又看了眼陛下,虽然看不太清楚,但陛下应该是完全听懂了。

    王国光这话里还有一层意思,他其实很担心一件事发生,皇帝和张居正之间发生决裂。

    分歧很正常,但如果发生了决裂,那等于天塌了,万历维新中晋升的臣子,无论支持张居正还是支持皇帝,都是输。

    因为万历维新无法继续,这些臣子就失去了继续晋升的可能,势变了,做再多,都是徒劳。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明国朝的运势,在陛下手中掌控,大明的官僚体系十分精密,但也十分脆弱。

    王崇古的离世,打破了朝中颇为微妙的平衡,首辅是张居正,次辅是一个没有明显党派的凌云翼,大将军是张居正门生。

    一旦皇帝开始怀疑元辅,国势,就会向不可控的方向滑去。

    现场所有人都是人精,王国光突然说了这么一段莫名其妙的话,无论怎么过度解读都不为过。

    朱翊钧并没有过多的谈论这个问题,因为王国光已经老迈致仕两年了,他对朝中局势的走向,把握的并不是特别清楚,朱翊钧当然不会怪罪王国光说这些,他担心的是大明国势。

    皇帝从田间地头直接去了北大营操阅军马,教朱常治和朱常潮习武,朱常潮大病痊愈,但他体格弱,朱常治能做的训练,朱常潮并不能做。

    等到皇帝回到通和宫的时候,就收到了一本没有浮票的奏疏,来自张居正。

    没有浮票,没有披红,司礼监的太监们,实在是不明白这奏疏的含义,直接呈送皇帝了。

    皇帝和先生的事儿,还是让皇帝亲自处理妥当。

    “先生完全多虑了,不过先生这好胜心啊,高拱都死了多少年了,他还要赢高拱一次。”朱翊钧看着面前这本奏疏,选择了留中不发,这并不常见,奏疏不过夜才常见。

    张居正给了皇帝一本致仕的奏疏,里面全都是些套话,年纪大了,精力不济,难堪大任这类的话。

    之所以没有浮票,是张居正没给别的廷臣看过。

    这就是先生给皇帝的一张一招定胜负的牌,如果皇帝真的不满意张居正的意见,拿出来一批,他张居正就会和高拱一样,顺利滚蛋了,怎么也要注重一下师生情谊,不要弄得大家都不体面。

    他比高拱体面,是自己走的,不是皇帝赶走的,这就是张居正奇怪的好胜心,就是政治生命结束的方式,也要比高拱强。

    人就是很奇怪,有些奇怪的执着。

    朱翊钧把奏疏放在了最角落,他也没扔,但他很有信心,用不上这本奏疏。

    王国光的担心是有些多余的,他没和凌云翼共事,他不清楚,凌云翼不是没有明显党派,凌云翼是地地道道的铁杆帝党,他比王崇古还要独臣、孤臣。

    朝中依旧能维持微妙的平衡。

    “高启愚这是要做什么?”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颇为惊讶。

    高启愚真的太想进步了!他真的太想立功了!

    高启愚是礼部左侍郎,少宗伯,他主管礼部诸事,如果不是因为当年没有避讳,他现在该做礼部尚书了。

    他在和泰西使者会面的时候,把兰奇洛特这个案犯拉到了鸿胪寺,要求西班牙就此事进行赔偿。

    高启愚要求西班牙使者佩德罗签订一份协议,包括三个重要内容。

    第一:大明船只,自由通航麦哲伦海峡;

    第二:墨西哥、秘鲁、智利、新格拉纳达、巴西总督府开放自由贸易;

    第三:允许这几个总督府和大明单独签署贸易协议;

    如果西班牙不肯答应,明年起,大明将开始对等报复,对英格兰进行武备支持,包括五桅过洋船、三十六斤舰炮、颗粒火药、箭镞等物。

    哪怕是朱翊钧都觉得,这个条约是有些过分了,西班牙只是在衰弱,又不是死了,日不落帝国还没衰退,高启愚居然提出了这么过分的要求。

    礼部把柔远人那套陈规陋习彻底抛开,开始变得越发的不要脸了。

    “高启愚确实没有礼貌,但这是西班牙先没有礼貌的,大明的确帮助了葡萄牙赢得了独立战争,如果西班牙支持安南也就罢了,他居然走私硝石到倭国,不可饶恕!必须赔偿!”朱翊钧对高启愚提出的条件,十分认可。

    安南和葡萄牙更加类似,倭国和英格兰更加类似,如果费利佩往安南倒腾火药,才更符合对等报复。

    其实都一样,都会触怒大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