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七章 坏人要杀,好人也要杀,连自己也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零七章 坏人要杀,好人也要杀,连自己也杀? (第2/3页)



    黎牙实翻动着一本杂报,总结了杂报中的内容,写在了自己的游记中,这本杂报是《民报》上面刊登了一篇文章,主要是翰林院翰林对龟甲兽骨文的研究。

    商王祭祀羌人、牲畜给祖宗,询问是否有灾殃,在早期的甲骨文里,都是贞人,也就是占卜师向上苍询问,但后来的甲骨文,都是商王本人在占卜了,这种变化,算是补足了王权彻底胜利的细节。

    在商朝中晚期,王已经控制了占卜的一切解释权。

    黎牙实将这个变迁过程写到了游记之中,他不知道这些事儿,会给泰西造成怎么样的影响,但是他觉得有用,就写在了上面。

    黎牙实在这里还专门解释了一个误会,他刚到大明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诡异,大明的书籍的质量有点太差了。

    至此黎牙实认为是大明没有高超的制书工艺,导致书的质量很差。

    大明的纸张很薄,而且大明的墨也很便宜,非泰西的油墨。

    这完全是个误会,大明有非常精美的图书,三经厂印刷的所有《永乐大典简要本》、《西游记》等等都十分精美,更遑论皇史宬里放着的明实录,那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在大明生活了这么多年,黎牙实终于搞清楚了大明书质量差的原因,为了大批量制造。

    大明纸张做的很薄,这件事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大明和泰西的不同之处。

    纸张做薄,是一种极其高端的技术,是工匠们刻意为之,因为大明印刷,都是一面印刷、背面不印、中间折迭、线装封订成书,雕版比活字印刷的成本更低。

    泰西的书都可以两面印刷,对纸张厚度就有要求了,这样做,成本太贵了。

    大明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压低书的成本,降低雕版、纸张的价格,是为了降低书的价格,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大明人对书籍的普遍需求。

    大明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在京师有超过半数人识字,而整个大明,超过了两成人识字,就连大长篇百回本的,都已经成了市井小民的消费品。

    识字的人多、读书人多、书的消费需求大、更加精美同样更贵的书,显然无法适用于大明这种环境,而泰西识字的人少,读书的都是贵人,那自然怎么精美怎么来。

    而大明皇帝还在通过丁亥学制,扩大识字率。

    黎牙实的游记,在大明并不是特别的畅销,但大明皇帝喜欢看他的游记,主要原因是黎牙实可以提供一个‘友邦惊诧’的纠错机制,毕竟大明作为天朝上国,好面子的很,被友邦揪着不放的事儿,总会有些变化。

    门里丢人也就罢了,要是被黎牙实写到了游记里,怕是丢人丢到了国际上。

    朱翊钧看完了黎牙实最新篇的游记,总觉得黎牙实变了,他不再编排笑话了,其实皇帝心里很清楚,黎牙实不是江郎才尽,没有能力编了,而是不敢编了,不是怕皇帝的雷霆之怒,是怕皇帝的臣子撕了他。

    “他越来越胆小了。”朱翊钧合上了游记,摇头说道。

    黎牙实甚至不敢批评大明当下存在的问题了,而是以歌功颂德为主,他已经失去了年轻时候的勇气。

    “陛下,沙阿特使送来了一份奏疏,是蒙兀儿国储君、在大明留过学的萨利姆的奏疏。”冯保将另外一本奏疏放在了陛下面前。

    萨利姆是阿克巴最出息的儿子,萨利姆等不及继位,发动了对阿克巴的叛乱,阿克巴忍了,把他送到了大明留学,在学成之后,阿克巴召回了萨利姆继续做王储。

    萨利姆经常写信到大明,偶尔也以太子的身份,呈送奏疏给皇帝陛下,讲一下蒙兀儿国的一些风土人情。

    阿克巴最近在筹谋打回阿富汗,而萨利姆接到了一份任务,打击一个蒙兀儿国的教派,这个教派名叫图基教。

    图基教崇拜毁灭之神湿婆的妻子,迦梨女神,认为按照迦梨女神的意志行事,可以维持世界善恶的平衡。

    萨利姆之所以要剿灭这个图基教,是因为这个教的宗教核心理念是杀人。

    其基本教义是:坏人要杀,是为了阻止坏人做坏事;好人要杀,是为了防止好人变成坏人;自己也要杀,才能转世成为婆罗门,成为刹帝利。

    “即便是以蒙兀儿国的包容,他们自己都受不了这个图基教了,因为自这个图基教诞生至今的两百年时间里,已经制造了不下两百万人的杀孽,这可都是种植园里种棉花的劳力。”冯保解释了下这个图基教为何是邪祟。

    包容,已经是冯保最客气的说法了,他没有直接说粪坑,已经是很尊重蒙兀儿国了。

    以杀人为根本目的的教会,甚至比极乐教还要匪夷所思。

    至少极乐教追求的是享乐,是放弃一切责任,自我享乐,站在极度自我的角度上,还能理解其中逻辑,而这个图基教,所有的行为主张,都是围绕着杀人进行的,逻辑让人无法理解了。

    “不仅杀,这个图基教还吃人。”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面色铁青。

    在他看来,这个图基教比极乐教还邪性的多,这个图基教杀了人之后,还吃人,认为吃人可以增加法力,法力增加到一定地步,就自杀转生。

    坏人要杀,好人也要杀也就罢了,连自己也要杀?

    这教派实在是有点过于邪性了。

    萨利姆在大明接受了四年时间的教育,作为储君,他实在是受不了这个图基教,发兵讨伐乌德地区,仅仅一战,就俘虏了对方的教主贝拉姆斯。

    这个贝拉姆斯在短短十年内,就亲手谋杀了931名受害者,男女老少全都不放过,萨利姆在乌德城这个地方,吊死了贝拉姆斯的全家,立足于乌德城,对整个乌德地区展开了清扫。

    朱翊钧无法理解,大受震撼,并且回复了一百多字,祝贺萨利姆旗开得胜,当然也叮嘱他小心一些极端教徒亡命刺杀。

    倭国的极乐教虽然仍然泛滥成灾,但已经有了衰败的景象,从草创到盛极一时,再到由盛而衰,仅仅维持了十五年的辉煌时间,就已经遭到了广泛反对。

    而根据萨利姆的描述,这个图基教,逞凶足足两百年,还是萨利姆动心起念,为了继位立功,收拾了这个邪祟,否则会继续逞凶下去。

    这其实也佐证了,大明文化对周围的影响,还是有正面效果的,中国对周围的开拓,的确称得上是教化、王化。

    至少在中国文化影响范围内,这种邪祟,还是上不得台面,无法引起广泛认同。

    张居正的清党还在持续,而且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浙江右布政蔡国珍、山东左参政段和义,河南彰德知府刘怀恕、常州府知府张养性等一干一十六员知府以上大官,被张居正主持的清党查办。

    重则如同王篆革罢官身、褫夺功名,轻则也是连降三级的下场。

    这里面最让人惊讶的有两个案子。

    山东左参政段和义,此人是这次清党中,唯一一个要被斩首示众之人。

    段和义是苏州府昆山县民籍,万历元年,应天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