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34章 在北方-天灾中的契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34章 在北方-天灾中的契机 (第2/3页)

据说还有羊肉吃。”

    “是咧,从银川到沙州卫,也是全部火车,不用咱走路,再从沙州卫穿过大戈壁就是安西了。

    王夫子说那里牛羊成群、瓜果遍地,家家都能吃白面馍馍。”

    “听说安西往西,菩萨蛮就跟不值钱一样,是个汉儿去了就能娶个做婆姨。

    五哥你带带额呗,额都快三十,还是个老光棍,死了都对不起爹妈祖宗咧。”

    “奏是!五哥你这么厉害,咱们都跟着你,听你号令。

    到时候你混个啥爵爷,咱就给你做家丁,吃着白面条,搂着婆姨,那日子,啧啧.!”

    箱工们围着万五,说的口舌生津,一旁的小孩子们更是喉头不断耸动,痴痴的看着大人们,尽力想象着他们不太见过的羊肉泡馍。

    这些年大虞虽然发展非常快,但人口也在飞速增多,由于没有工业化做生育刹车,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七亿,神州大陆上至少有五亿。

    在这个没有化肥,农业育种刚刚起步,杂交还是非常粗浅的时代,大陆上蹲五亿人,比同时期多了至少一点五亿,想想就知道有多可怕了。

    在大虞,来自东北和南洋的粮食,喂养了大量的过剩人口,但同时也极大冲击了内地的农户,导致粮价波动异常。

    再加上奸商在其中兴风作浪,多收了三五斗的事,在各地频繁上演。

    因此,国家层面已经在尝试控制世界了,最底层却依然大量存在靠玉米、红薯,土豆和野菜过活,要拼命挣扎才能勉强糊口的人群。

    固然比起满清嘉庆时期只能通过动乱减少人口的地狱场景好了很多,但依然至少有三亿人在靠近地狱的边缘游荡。

    而听到乡亲和同工们这么说,万五却有些担忧。

    他放下脖子上的大女儿,踩着一个木箱子爬高点后,伸长脖子打量着这节铺着草席,没有任何座位的车厢。

    浓重的汗臭酸味扑面而来,八月的车厢中闷热异常,从铁皮车厢中偶尔吹进来的一点凉风,便成了移民们的救命稻草。

    整节车厢里满满当当,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大人叫小孩哭,直叫人头皮发麻。

    “贼你妈,额以为咱在钟南山当箱工就够苦了,谁想到河北、山西这边蝗灾恁严重,闹的都要逃荒,说不得整个山西、河北的人都来了。

    不知道这安西有多大,能不能容得下这么多人,别咱去之前牛羊成群,去了草都没得吃!”

    同乡和同工们听万五这么分析,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脸上浮现出了浓浓的担忧。

    而且万五的担忧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大虞的救灾能力和意愿确实比满清要高很多,但大虞这次蝗灾的灾民,可比历史上满清要面对的,多太多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虞有东北和南洋这两块主要产粮地,同时莫子布又为了推行北方的大农场制度,刻意没有用国家力量保障北方的农业生产。

    因此满清的1813蝗灾大约只有千把万人受灾,死了两百多万后,其余给点米汤和野菜饼,基本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是大虞在这场蝗灾中,完全破产在家乡生活不下去的,光是河北一省就有六百多万,山河四省加起来,妥妥超过两千万。

    这么多的人口,哪怕分十年迁移到安西,也超过这时段安西的承受极限。

    而一直在西面过好日子的安西百姓能接受为国而战不避生死,但绝不可能接受长时间的生活质量下降。

    这要是全放过去,估计安西就能打土客之战了。

    不过还好,莫子布咬着牙动用了近亿银元打赢了征俄和讨法两战,伏尔加河下游,黑海西岸和克里米亚半岛应该能消化这些汉人移民了。

    轰隆!

    万五等人正在担忧的时候,蒸汽火车突然放慢速度,万五猝不及防,一个倒栽葱从高处摔了下来。

    车厢里也一片混乱,基本没坐过火车的移民们在车厢里翻滚的到处都是,又是一阵大人骂小孩哭。

    “贼你妈,这甚火车!”万五撞到了额头上的伤口,刚刚愈合的地方又开始滴血,疼得他嗷嗷直叫。

    ‘哐当!’

    车厢的铁皮门打开了,一个穿着锦衣的壮汉轻轻一跃就上了车。

    他身着大红飞鱼服,腰间插着绣春刀,头上是用料考究的乌纱折上巾,眼睛一扫移民们就噤若寒蝉,不敢再闹腾。

    “晌午了,就在这里放饭,各自选五个领头的下来,把吃食搬回去。”

    移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是真的有饭吃,还是去吃板刀面和馄饨。

    众人都把目光看向了万五,他高大健壮,声如洪钟,长着一张标准的忠肝义胆国字脸,一看就是能为大家两肋插刀的侠客。

    万五轻轻一甩,打落了妻子牵着袖口,充满担忧的手,豪气干云的团团一拱手,挺身而去就跳下了车厢。

    “五哥,你等等额!”看到万五跳下去,他身后的箱工兄弟江大旗,何在礼等人也把牙一咬跟了上去。

    所谓箱工,其实就是伐木工人,关中南部终南山上大片原始森林,是用来做铁路枕木的最好材料。

    同时因为大虞朝在西面拓地万里,西安从偏居一隅突然变成了中心城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