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5章 这年头还有特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35章 这年头还有特务? (第3/3页)

谁导航?”大爷警惕性更高了,“我看你们这设备挺稀奇,别是搞什么特务活动吧?这附近可都是居民区!”这话一出,周围几个老人也纷纷附和:

    “就是,鬼鬼祟祟的!”

    “老李头,去喊居委会刘主任来看看!”

    “要不要报警啊?”

    老张心里叫苦,赶紧拿出工作证和集团盖章的文件:“大爷大妈,我们真是正规公司的,您看,这是我们的证件。”

    可介绍信上“数字地图”、“位置信息”这些词,对老人们来说太陌生,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疑虑。很快,居委会的刘主任真被叫来了,一位五十多岁、作风严谨的女同志。

    她仔细检查了证件,也没完全搞明白,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说道:“你们这个工作,我没听说过。这样,你们先别记录了,我跟派出所联系一下,确认你们身份再说。”

    老张和小王无奈,只好原地等待。

    不一会儿,片警骑着自行车来了,了解情况后,也觉得这事儿有点新鲜,用对讲机向所里汇报。

    类似的情况在接下来几天,于不同城区接连发生了好几起。

    有的小组被商场保安盘问,怀疑是竞争对手来窃取商业信息;有的在机关单位附近徘徊时,被警惕的门卫劝离;最严重的一次,一个小组在军事管理区外围(他们并未进入,只是在公共道路记录)远处作业,被巡逻的武警战士发现,虽然核实身份后予以放行,但事情却被层层上报。

    消息很快通过公安和内保系统,汇集到了老范那里。

    他听着手下关于“多家单位反映有不明人员使用疑似探测设备记录地理信息”的汇报,再一看涉及的公司——黄河通讯,顿时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个何雨柱,又搞什么名堂!”老范揉着眉心,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何雨柱书房。

    “柱子!你手下那帮人,满大街拿个带天线的玩意晃悠,记录这记录那,现在好几路人都报到我这了!老百姓以为抓特务呢!你到底在搞什么电子地图?能不能事先通个气?”老范的语气带着无奈和火气。

    何雨柱在电话那头愣了一下,随即挖苦道:“导航你不懂?GPS你不知道?北斗你知道不?”

    “额”老范也知道这顿火发的没来由,人家光明正大的,还是很多组人员,还带着工作证和单位出具的证明,下面的人不懂可以理解,他们这么敏感的单位要是一点都不懂,确实说不过去。

    老范苦笑:“怪我,我说话太急了,只是你这搞这玩意是不是要报备一下啊?”

    “报备,跟谁报备,有这个部门么?你给我指个路!”何雨柱一连三问,又把老范问住了。

    听着电话那头何雨柱连珠炮似的反问,老范一时语塞。

    他揉了揉太阳穴,语气缓和下来,带着点无奈:“柱子,我不是要拦着你搞这个电子地图。导航、GPS、北斗,我当然知道!这是好东西,未来肯定有大用。但问题是,你现在这么搞,动静太大了!老百姓不懂,基层的同志也不完全明白,看到有人拿着不认识的设备到处记录,能不紧张吗?这涉及到地理信息,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敏感度很高!”

    何雨柱在电话这头也冷静了些,他明白老范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

    他沉吟片刻,说道:“老范,我理解你的难处。但这事总不能因噎废食吧?国外这东西已经跑在前面了,我们再不跟上,难道等市场都被占了,标准都被定了,再从头开始?我搞这个,不是为了我自己那点生意,是想在未来这块大蛋糕上,咱们自己能有点话语权。”

    “我懂你的心思。”老范叹了口气,“但规矩就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地理信息数据,尤其是精确的、大范围的,涉及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不能完全放任市场无序采集。你得给我点时间,我也需要向上汇报,协调相关部门,看看这事到底该怎么管,由谁管,流程怎么走。”

    “行,”何雨柱也知道这事急不得,硬来反而会坏事,“我等你的消息。不过老范,效率高点,我这边人和设备都撒出去了,总不能一直闲着,或者整天跟居委会、派出所解释吧?”

    “我知道了,我会尽快。”老范挂了电话,立刻开始着手处理。

    这件事确实是个新课题。九十年代末,电子地图、位置服务在全球也属于新兴领域,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几乎是一片空白。

    哪个部门主管?采集标准是什么?哪些信息能采,哪些属于敏感不能碰?安全审查怎么进行?都需要明确。

    老范先是内部召集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负责安全、技术标准的部门开了个小会,统一了认识:电子地图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发展,但不能无序发展,需要规范管理。

    接着,他牵头与测绘局、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以及总参相关部门进行了多轮磋商和协调。

    过程并不轻松,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和考量。

    测绘局认为这属于新型测绘活动,应纳入测绘管理范畴,但传统的测绘管理法规针对的是专业测绘队伍和成果,对于这种商业性、大众化的地理信息采集行为,缺乏细化的条款。

    公安和安全部门则更关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担心精确地理信息被滥用,或者敏感设施位置被泄露。

    总参相关部门则从国防安全角度,对军事设施、关键基础设施周边的地理信息采集提出严格的限制要求。

    经过数周的反复讨论和磨合,一个初步的管理框架和协调机制终于形成。

    老范再次来到何家,这次他带来了一份初步的会议纪要和精神传达。

    “柱子,上面有初步意见了。”老范坐下后,开门见山,“原则是支持发展,规范管理。这类面向商业应用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由测绘局牵头主管,联合工信、公安、国安等部门建立联合审查机制。”

    他详细解释道:“首先,你们黄河通讯需要向测绘局申请‘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专项资质。申请需要提交详细的技术方案、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保密承诺书,以及核心人员的背景审查材料。”

    “其次,在数据采集阶段,要建立‘特殊区域清单’。清单由多部门联合制定,明确标出军事管理区、重要国防设施、敏感政府部门等禁止采集或需要特殊审批的区域。采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知这些区域,并在采集设备和技术上设置地理围栏,避免误入或误采。”

    “第三,数据汇交和审核。你们采集的原始数据,需要定期提交给指定的技术机构进行保密和安全审查,确保不包含涉密信息。审查通过后,才能用于制作公开销售的电子地图产品。”

    “最后,产品发布前,还需要进行最终审核。”

    何雨柱认真听着,这套流程听起来繁琐,但也在情理之中,为行业设立门槛和规范,长远看是好事。

    “资质申请需要多久?‘特殊区域清单’什么时候能给我们?”何雨柱问到了关键点。

    “资质申请,只要你们材料齐全,我们会督促测绘局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预计一到一个半月。‘特殊区域清单’.”老范顿了顿,“涉及部门多,需要更谨慎,估计要两个月左右才能拿出第一版。在这之前,你们的采集活动范围必须严格控制,暂时避开所有明确标识的军事区、政府核心区域,以及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敏感地点。采集人员必须佩戴清晰的工作证件和采集许可证,主动与当地街道、派出所报备行程,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何雨柱点了点头:“好,就按这个规矩来。我会让耀宗立刻准备资质申请材料,同时调整目前的采集计划,先集中在商业区、主干道等明确无争议的区域进行。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也会跟上。”

    他看向老范,语气诚恳:“老范,谢谢。虽然过程麻烦点,但立了规矩,以后大家就好办事了。这事关国家安全,我们黄河一定严格遵守。”

    老范见他这么配合,心里也松了口气:“你能理解就好。柱子,这件事做好了,不仅是商业成功,也是为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上出了一份力。希望你们能带个好头,成为行业的标杆。”

    送走老范后,何雨柱立刻叫来了何耀宗,将管理要求详细传达。

    何耀宗听完,虽然觉得流程变复杂了,但也明白这是必经之路。“爸,我马上组织人手准备资质申请。采集团队这边,我先让他们撤回休整,进行一轮全面的安全和保密培训,同时重新规划采集区域和路线。”

    “嗯,”何雨柱嘱咐道,“告诉下面的人,不要有怨言。我们现在做的,是在开拓一个新领域,也是在参与制定未来的行业规则。每一步都要走稳,不能给任何人留下把柄。安全、合规,是底线。”

    “明白。”

    接下来的日子,黄河通讯的数字地图事业部暂时放缓了大规模“扫街”的脚步,转而投入到内部规范建设和资质申请中。

    何耀宗亲自抓申请材料的准备,确保每一份文件都严谨扎实。

    采集团队的成员则集中学习相关法规、安全条例以及初步确定的“注意事项”。

    另一方面,在老范的推动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开始运转,‘特殊区域清单’的制定工作在紧张进行中。

    他之所以这么积极,是因为,黄河的这个动作给他提了个醒,提了个大醒,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前了,设备更先进了,你以为是相机,谁知道人家是什么?

    在搞‘特殊区域清单’的同时,老范做了另外一件事,他让人写了个规划,规划下一批人员选拔的时候,要有一定比例的技术人员加入他们部门,要包含多个领域的。

    这个规划引起了内部的反应,他们之前是行动部门,这是要改成技术部门了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