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新政惠民安两郡,青璇采药济三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新政惠民安两郡,青璇采药济三军 (第2/3页)

明新政,护佑良民!”

    李岩的声音如同最后通牒。堡墙上,那些被临时拉来的家丁护院,看着下方森严的军阵和群情激愤的百姓,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手脚发软。堡内更是人心惶惶。

    “完了……”王老太爷颓然坐倒,面如死灰。他寄望的“一呼百应”没有出现,那些他眼中可以随意驱使的“泥腿子”,此刻正用仇恨和渴望的目光,死死盯着这座象征着他权势的堡垒。民心,已不可用!

    仅仅半个时辰后,王家坞堡大门在一片绝望的哭喊声中缓缓打开。王老太爷等几个为首豪绅,被五花大绑,押解出来。资溪郡最大的一股潜在反抗势力,尚未真正掀起风浪,便在昭明军新政的民心基础和李岩的霹雳手段下,被连根拔起!其家产田亩,迅速被登记造册,纳入了“均田”的序列。两郡新政,在铁与血的震慑下,根基渐稳。

    战火的阴云笼罩着定南,而另一条战线上的战斗,同样关乎着无数年轻生命的存续。昭明军主力大营的伤兵营,规模比之前更加庞大。刺鼻的血腥味和痛苦的**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战争的残酷。药材,尤其是止血、消炎、镇痛的特效药材,消耗速度惊人,库存已然告急!

    邹青璇刚为一个腹部重伤的士兵换完药,直起身,疲惫地揉了揉酸痛的腰。她看着药箱里所剩无几的几味关键药材,秀眉紧锁。随军携带的药材即将耗尽,后方运输线又屡遭小股溃兵和豪强余孽袭扰,补给迟迟不到。

    “邹姑娘,三号帐那个腿伤溃烂的兄弟……高烧不退,怕是……怕是撑不过今晚了……”一个年轻的医士红着眼眶,声音哽咽地汇报。

    邹青璇心中一沉。她快步走向三号帐,掀开帘子。一股腐肉恶臭扑面而来。伤兵脸色蜡黄,昏迷中仍因剧痛而抽搐,断腿处包扎的布条渗出黄绿色的脓水。她迅速检查,翻开药箱,里面仅有的几片珍贵的“雪莲退热散”也已在昨日用尽。

    “必须找到替代的退热消炎药……否则……”邹青璇的心揪紧了。她走出营帐,望着远处定南州特有的、云雾缭绕的莽莽群山。古老医书上的记载在她脑海中闪过:“定南多瘴疠,亦多奇药……紫背龙葵,生于阴湿崖壁,叶背深紫,可清热败毒……七叶一枝花,喜幽谷深涧,花如鬼灯,根茎祛腐生肌……”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

    “我要进山采药。”邹青璇找到负责伤兵营守卫的校尉,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什么?进山?”校尉吓了一跳,“邹姑娘!万万不可!这定南山高林密,毒虫瘴气遍布,还有萧贼溃兵和野兽!太危险了!少帅严令,务必保证您的安全!”

    “药材若断,伤兵每日都在死去!这难道不是更大的危险?”邹青璇目光清澈而坚定,“给我两个熟悉本地山林的向导,再派一小队精锐护卫。我认得药材,知道哪里可能有。这是救人,也是军令!”她搬出了“军令”。

    校尉看着她眼中那份不容动摇的决心,想起她救治伤兵时如同神迹般的手段,最终咬牙点头:“是!末将遵命!定保姑娘周全!”

    次日清晨,一支由二十名精锐老兵和两名本地老猎户组成的小队,护卫着邹青璇,悄然离开了大营,一头扎进了定南州莽莽苍苍的原始山林。

    山路崎岖,荆棘密布。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林中光线昏暗,湿滑的苔藓覆盖着嶙峋怪石。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腐叶和湿气混合的味道,各种不知名的虫鸣鸟叫此起彼伏。向导挥刀砍开挡路的藤蔓,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护卫们刀出鞘,弩上弦,将邹青璇护在队伍中间,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每一片可疑的阴影。

    邹青璇却浑然不觉环境的险恶。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搜寻之中。她时而蹲下,仔细辨认一株不起眼的小草;时而凑近潮湿的岩壁,观察附生的苔藓;时而攀上陡坡,在树根石缝间寻觅。

    “找到了!”一声压抑的惊喜低呼。在一处背阴潮湿、布满青苔的悬崖根部,几株叶片呈奇特心形、背面深紫色的植物在微弱的光线下静静生长。

    “紫背龙葵!真的是它!”邹青璇小心翼翼地将植株连根挖起,如获至宝地放入背后的药篓。她的脸颊因兴奋而泛起红晕,眼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

    继续深入。在一道幽深涧谷的溪流边,湿润的巨石旁,几朵形如灯笼、颜色妖异的紫色小花在风中摇曳。

    “七叶一枝花!”邹青璇的声音带着颤抖。这味药对治疗外伤溃烂有奇效!

    她还发现了大片具有止血功效的“金毛狗脊”、可用于麻醉镇痛的“闹羊花”……定南的山林,如同一座巨大的宝库,向她慷慨地敞开了怀抱。药篓渐渐充实起来。

    然而,危险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