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投降?还是放手一搏? (第1/3页)
时光汽车的盛况不过是国内经济市场的缩影,或者说最知名、动静最大的一个,剩下的其他企业,只要是跟电力能源相关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沸腾了。
元旦的钟声余韵未消,一场比任何节日烟花都更璀璨的能量风暴,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华夏大地。
最先震动的股市,可谓是电力狂飙与能源板块的冰火两重天。
深冬的沪深交易所,开盘的钟声像是点燃了引信。
交易大厅内人声鼎沸,电子屏幕被一片令人眩晕的红色海洋淹没。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锁定在“电力”、“能源”、“科技”相关的板块上。
“聚变概念”一飞冲天,但凡与聚变产业沾边的股票,开盘即封死涨停板!随着很多消息的解封,为“夸父工程”提供过核心部件、特种材料或参与了“伏羲堆”建设的公司,恨不得拿大喇叭出来呐喊,而他们的股价如同坐上了垂直起飞的火箭,连续多日无量涨停。
所有人都知道,一个聚变堆的完成不算什么,后面必定还会有大批的新堆建设起来,在这方面官方都丝毫没有藏着掖着的打算。
股民们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口中喊着“伏羲”、“聚变”、“夸父II”的名字,仿佛这些词汇本身就能点石成金。
那些公布了参与后续“伶仃洋”、“荣成”、“乐宜沿江”三处新聚变堆项目的企业,更是被市场奉若神明,哪怕只是项目周边的配套企业,股价也如同燎原之火般疯涨。
与此形成残酷对比的,是火电股、煤炭股板块的惨烈下跌。
伏羲堆单堆日供电量相当于三个三峡!浙苏皖三省电价直接腰斩的消息,彻底击碎了传统化石能源的未来想象空间。
大型火电企业,尤其是苏皖地区的数十座大型火电站,其关联上市公司股价断崖式暴跌,连续跌停,投资者恐慌性抛售。
煤炭股更是哀鸿遍野,曾经的“黑金”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黑土”。
清洁能源与储能的“重构”:风电、水电股起初也受到冲击,但市场很快意识到,在一个拥有近乎无限、廉价清洁基础能源的新时代,它们作为调峰、补充和应急角色的价值依然存在,尤其是拥有大型优质水电资源的企业,股价在震荡后有所企稳甚至回升。
而“储能”概念,特别是高密度、高效能电池技术的公司,则因为电动车爆发和未来电网调峰的巨大需求,迎来了新的春天。
“时光”引领的科技狂潮:洛珞名下的时光科技,无疑是这场盛宴中最耀眼的明星。
时光智能电动汽车的横空出世,尤其是搭载划时代的“盘古”电池和基于伏羲堆无限云端算力的“小梅”智能驾驶系统,直接引爆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板块。
不仅时光科技和洛珞的身价一飞冲天,整个电动车产业链——从电池材料、电机电控、智能座舱到充电设施相关企业,都受到了资本前所未有的狂热追捧。
吉利、比亚迪等车企代表在苏市旗舰店激动洽谈购买“盘古”电池的场景,在股市上直接转化为了相关合作方股价的飙升。
时光科技在材料冶金、化工、海水淡化、数据中心等领域的领先布局,也带动了相关高科技板块的集体上扬。
股市的沸腾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
伏羲堆并网带来的廉价、充沛、清洁的电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
在长三角,尤其是电价率先腰斩的浙苏皖,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得更加欢快。
曾经因高昂电费而精打细算的电炉、大型设备,如今可以更充分地开动。
苏南的企业主们兴奋地计算着成本下降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高耗能产业看到了涅槃重生的希望,新材料、精密制造等对能源成本敏感的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期。
无数企业开始调整生产计划,扩张产能,招聘人手,空气中弥漫着“聚变红利”的躁动。
电力,这个曾经需要“节约”的必需品,在普通民众心中正向着“丰沛”且“廉价”的日用品转变。
围绕着聚变产业链、超高压智能电网建设、电动汽车制造与充电网络铺设、新型用电设备研发等领域,无数新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招聘广告铺天盖地,资本和人才如潮水般涌入这些代表着未来的行业。
电力相关展会、论坛场场爆满,每个人都想在这划时代的能源革命中分一杯羹。
时代洪流,已然开启。
站在办公室的窗边,张云超能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因伏羲堆并网而引发的、几乎要冲破云霄的沸腾能量。
股市的K线图如惊涛骇浪,工厂的机器在廉价电力驱动下轰鸣不止,寻常百姓家因电费减半而洋溢喜悦,全新的产业巨轮在“聚变之光”的照耀下加速起航。
领导的话语在耳边回响:
“伏羲堆的成功,宣告了旧能源时代的终结……时代洪流已开启。”
2012年的华国,被伏羲堆点燃的经济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轰鸣着驶向一个能源无限、充满科幻色彩的未来。
这盛况,才刚刚开始。
然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情况却截然相反。
是的,受此次伏羲堆并网影响最大的其实并不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