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2 清明上河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72 清明上河图 (第2/3页)

  张铁嘴立时瞪大了眼,满面惊诧。

    这番言论旁人听来或觉玄虚,但他身为说书人,岂会不知内情?

    杖击三下传法,分明是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慧能故事!

    吴掌柜之奇遇,竟与禅宗六祖相似!

    所谓“官家召来不登殿,自称臣是灶神仙”,原是杜撰之词,岂料吴掌柜真有这等奇遇!

    刹那间,灵感如江河滔滔,源源不断涌现!

    一个“五代灶君显圣传法,六代灶君入世修行”的故事骨架,在脑海里逐渐丰满成形。灶君谱系、红尘历练、神技济世……诸般条目、情节纷至沓来。

    张铁嘴沉浸于话本构建,想至妙处,满面潮红,忘情拍腿:“妙哉!绝矣!”

    此本若成,再糅合吴掌柜真人真事,必将轰动京师!他张铁嘴或可一举跻身当世顶尖家之列!

    一旁的吴铭三人见他忽而呆怔,忽而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初时愕然,旋即会意——此乃说书人得遇灵光之态,不足为奇。

    ……

    行至信陵坊,算是脱离了闹市区,瞬间清静许多。摊贩货郎虽也不少,却不高声叫卖,亦不侵占街道,皆按规矩于路边朱杈子下设摊,秩序井然。

    放眼望去,皆是高门大院,但见甲第星罗,比屋鳞次,栋宇密接,略无容隙。不时有青幄油壁的豪车辘辘驶过,显是富贵人家的车驾。

    这一带和城南的敦教坊一样,属于“高档别墅区”,于此间居住者非富即贵。

    吴铭本无意停留,却不料,行至半途,一个皮鞠突然飞过院墙,直直朝餐车砸来!

    说时迟,那时快!李二郎一个箭步抢上,挺身迎球,胸部轻卸来势,继而右足背顺势一垫,那皮鞠便如黏在脚上般稳稳控住!

    “呀嗬!”吴铭惊讶,“二郎竟通蹴鞠?”

    李二郎赧然一笑:“略知皮毛,早年厮混时玩过。”

    你这闲汉未免太过全能,距离成为高俅就差一个端王了……

    吴铭心里吐槽,凑近细观。

    来这边已有四个多月,他还是头一回见到货真价实的皮鞠。

    此前只在书里见过,多少有所了解。

    蹴鞠这项运动起源于两千多年前齐国都城临淄,最初踢的都是用皮裹的实心球,至唐代才出现充气的皮鞠,称作“气毬”。

    到了宋代,得益于皇家的青睐,蹴鞠一跃成为民间最流行的体育活动,制鞠工艺越发纯熟精良,外层以熟皮密缝,内里则另置内胆,用牛、猪的膀胱充气而成。

    市面上所售皮鞠的种类超过四十种,售价因毬而异,取名都相当雅致,诸如人月圆、云台月、金锭钱、镜把儿之类,通常以圆形物命名,

    辨别皮鞠的做工是否精细,最直观的方法便是观其缝制时所用的皮革数,以十二片为佳,八片次之,六片再次,四片最下。

    此鞠以十二片熟牛皮密缝,针脚匀细,皮质柔韧,和现代的足球几无差异,显然价值不菲,失主必定来寻。

    吴铭抬眼望向皮鞠飞来的高墙大院:“这是哪户人家?”

    李二郎也环顾四周:“似是曹国舅的府邸。”

    哦哟!八仙!

    二郎口中的曹国舅,自然是曹皇后的弟弟曹佾,八仙中曹国舅的原型。

    等不多时,便有一健仆匆匆奔至。

    李二郎足尖轻挑,皮鞠划弧飞去。

    对方稳稳接下,不同于千年后的球员停个球飞出去十米远,球在他脚下竟不落地,轻巧卸掉劲力,亦是行家里手。

    那仆役道一声谢,正欲离去,忽又止住脚步,细看车身上所刻字样,问道:“贵店可是吴记川饭?”

    吴铭点头称是。

    对方面露喜色:“老爷时常念叨,欲往贵店一探,奈何雅间难求,未能成行。万乞稍待,某这便回去通传!”

    言罢抱球折返。

    等待时,忽然听见一声喊:“吴掌柜!”

    循声看去,却见三个华服公子骑驴在前,身后跟着数名仆从,原来是晏几道、沈廉叔及陈君龙三人。

    行至近前,下得驴来。

    见礼罢,沈廉叔笑问:“吴掌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