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陶罐密语与声波回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陶罐密语与声波回响 (第2/3页)

下苏婉医案里的‘草药煮制时辰表’——你们看,第一波峰值出现的时间,正好对应‘辰时煮菊’的刻度,第二波对应‘申时晒草’,第三波……第三波是‘子时收露’!”她飞快地在电脑上建立比对模型,没过多久,屏幕上就跳出几行断断续续的文字,字体是根据苏婉手札笔迹生成的仿宋体:“归墟非墟,在草木共生处;船载药魂,随洋流归乡;音药同源,需以童心为引……”

    “归墟在草木共生处?”苏伯皱着眉,粗糙的手指摸着陶小罐的纹路,“桑给巴尔到处是草木,海边的露兜林、山上的草药坡,哪一处才是‘共生处’?”

    宝宝突然从宗铭怀里挣下来,小手扒着玻璃柜,指着窗外的方向,嘴里含混地喊:“花……山……亮花……”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远处的海平面尽头,有座覆满深绿色植被的小山,山顶隐约能看见成片的白色花丛,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光,像撒了层碎银。

    “那是楠古阿山,当地人称‘药神山’。”卡玛馆长快步走到窗边,指着那座山解释,“山上有片千年草药林,传说是‘东方药女’亲手种下的,林里的草药从来不会枯萎,当地人都说是药女的‘魂’在守护——我来考察过好几次,却从没敢深入林中心,老人们说,只有‘带着草木心意的人’才能进去。”

    宗铭立刻掏出随身的“草药辨认手册”,翻到之前标记的页码,上面贴着片从终南山采的安神草叶:“师父,您看这里!苏婉医案里写过‘海外有药山,花白如星,夜能发光,可安神定魂’,描述的不就是楠古阿山的景象吗?”她抬头看向煊墨,眼神里满是期待,“咱们今天就去楠古阿山吧,带上陶罐、信物和检测仪,说不定到了草药林,还能解开‘音药同源’的谜题。”

    煊墨点点头,伸手摸了摸宝宝的头——宝宝正抱着玻璃柜,小脸蛋贴在上面,像是在和陶罐“说话”。他转向赫尔曼教授和马克,语气沉稳:“你们的仪器能便携上山吗?楠古阿山看着不高,但山路可能不好走,需要精简设备。”

    “放心,我们带了轻量化的便携式检测仪,电池能续航八小时。”马克立刻俯身检查设备,眼神比之前亮了许多,“而且我昨晚对比了露娜和宝宝的脑波数据,发现她们在432赫兹频率下,都会出现‘θ波增强’的现象——这种脑波通常和‘潜意识与自然连接’有关,说不定到了草药林,能找到‘儿童脑波与草木共振’的核心机制。”

    炳坤也立刻打开电脑,调出楠古阿山的卫星地图:“我查了当地的地理资料,楠古阿山的草药林在海拔600米左右,那里有处天然山泉,水质和终南山的菊花坡山泉很像——苏婉当年种药,肯定会选靠近水源的地方,我们可以先从山泉附近开始探查。”她还特意标记出几条备选路线,“考虑到宝宝和苏伯的体力,我选了条最平缓的路线,沿途有休息的石亭,还能采集路边的草药样本,一举两得。”

    出发去楠古阿山前,宗铭把终南山的野菊种和安神草籽分成小份,分别装在苏伯给的陶小罐和自己缝的布袋里:“每袋都贴了标签,野菊种标红,安神草籽标绿,还写了种植注意事项——苏伯说‘草木认家乡’,咱们把这些种子种在草药林里,也算让苏婉的‘药魂’,和家乡的草木团聚。”宝宝趴在她怀里,小手紧紧抱着其中一个陶小罐,偶尔还会把罐子举到耳边听,像是在听里面种子的动静。

    车子驶离市区时,炳坤还在不停调试设备,她把平板电脑固定在车支架上,实时接收柏林实验室的同步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