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论家庭联产承包制对农轻重比例调整的撬动作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二章 论家庭联产承包制对农轻重比例调整的撬动作用 (第1/3页)

    今年其实已经有了开放的苗头。

    不过是侨汇房开启商品房试点。

    赚外汇的~

    1979年,上海中华企业公司在XH区宛平南路开发华侨新村,推出 20套住宅定向销售给华侨家属。

    这是上海首个以市场交易形式出售的商品房项目。

    而真正有正式的商品房已经到1988年了。

    1987年颁布《SH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建立土地出让、房地产登记等配套制度。

    随后,魔都通过国际招标出让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26号地块,日本孙氏企业以 2805万美元竞得 50年土地使用权,建成太阳广场。

    所以,现在买房也就是畅想。

    等着分房才更现实~——

    12月末的复旦图书馆三楼,寒风吹得木窗缝漏进碎凉,暖炉里的煤块却烧得通红。

    图书馆做研究已经成为了许成军的常态。

    他太忙了。

    以至于暂时把宋代文学研究暂时放在了一边。

    五篇核心论文在这个年代破格成为复旦的讲师都已经够了。

    现在开始还来复旦面试时的欠账。

    一个是是出一本中文系学习的通用书籍,这个急不得,内容他还在慢慢构思。

    另一个是跟王水照一起做一下当代文学史的谱系图研究。

    这是一个难活。

    高工作量与高突破性的结合。

    目前还处于收集这些年的《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的初期阶段,他和王水照将这项研究的持续时间定为一年。

    中期还准备拉一些研究生或者本科生协作处理一些史料做一些专访。

    很难做。

    但要做么?

    肯定做。

    基本做完这个研究能在80年代会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核心学者,早期成果可能会被纳入高校教材,甚至被海外汉学界关注。

    长远可能可以确立“当代文学研究奠基人之一”的地位。

    既当裁判,又当选手的机会可不算多。

    许成军刚放下手里的78年《人民文学》杂志。

    一边的苏曼舒看着他语言又止。

    “怎么啦?什么眼神看着我?”

    “看看你不行啊!”

    苏曼舒笑了,一时间满室花开。

    “研究遇到问题了?”

    “我这还好,都是硬桥硬马的功夫,没什么捷径,就是有点耗神。”

    许成军扫了眼苏曼舒的桌面,一时间了然,估计是遇到问题了,想问自己,但是又没好意思。

    “苏老师,又遇到难题啦?”

    《1979年国家统计局公报》摊在苏曼舒桌面上。

    她攥着铅笔的手停在“安徽试点化肥消耗”那栏,抬头时眼里带着纠结。

    “有点难搞哦~”

    八月以来,苏曼舒一直将论文的视角放在城市经济改革,但是许成军知道当前经济建设以及国内经济学研究重点。

    第一遍论文肯定是奔着能做事且获得荣誉去的。

    最关键是还入手相对容易,能起到练手的作用。

    而这个年代经济学论文的核心逻辑,是用数据说话、为改革献策,既要贴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又要突破传统理论局限。又恰逢,今年陈同志明确指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投资占比 55.7%,轻工业仅 5.7%,中央正通过“进口 2000万吨粮食、提高农产品价格”稳定农业,再加上安徽农业改革。

    那么~

    聚焦“农业改革与农轻重比例调整”这一核心议题就天然具备政策贴合度。

    许成军花了俩小时说服了苏曼舒,做了这篇论文。

    苏曼舒本身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就非常扎实,信息收集统计能力极强。

    刚好适合这种需要实证的论文。

    “你看这组数据。”

    她把公报推过去,点在“1979年安徽农村自购化肥占比35%”那行。

    “全国化肥总产量只增20%,按常理该说‘承包制加剧资源紧张’,可试点村亩产反而涨了60%,这逻辑怎么圆?我之前写‘国家调配补缺口’,系里老师说太牵强。”

    许成军正翻着从档案馆借的《安徽农村改革台账》。

    闻言抬眼,在“小岗村1979年11月副业收入”那页划了条线:“你漏了农民自己的造血能力。”

    纸页上记着“全村卖油菜籽得1.2万,8000元购化肥、2000元买农机”。

    “这不是抢国家资源,是副业增收的反哺——1979年安徽农村副业产值增32%,这些钱没存银行,全投回农业了,反而帮国家省了调配压力。”

    苏曼舒眼睛猛地亮了,铅笔在稿纸上飞快写:“所以要加‘农民自购农资对国家供应的补充作用’?这样数据就闭环了!”

    她笔尖顿了顿,又补了句,“之前只盯着‘农业要资源’,没想着农业自己能造资源,还是你看得透。”

    许成军老脸一红。

    开了透视总不好描边吧~

    “不过不能只透,还得顺。”

    许成军从帆布包掏出个笔记本,里面是他整理的“农轻重循环逻辑”,却只挑1979年能说的讲。

    他一直没拿出来,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