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红绸出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章 红绸出海? (第3/3页)

位藤井省三先生,拜读他的译稿?”

    许成军点了点头:“藤井君就在复旦留学,我可以安排你们见面。”

    马场走后。

    外事部门的张学明处长才说:“这电话我们听说是找你说《红绸》的,压了半天了,就等着关键时候用上了~”

    许成军笑笑。

    “咱们外事部门的同志也是辛苦了~”

    “能有有机会看到咱们的优秀作品出海都能算我的政绩了,辛苦也是应该的。”张学明语气郑重。

    ——

    接下来的几天,马场公彦的行程彻底改变。

    他推迟了返回日本的计划,连夜通过使馆和学校联系上藤井省三。

    在复旦留学生宿舍里,他见到了眼圈通红却精神亢奋的藤井,桌上堆满了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译稿和各类参考资料。

    翻阅着藤井那字斟句酌、甚至详细标注了文化背景和翻译思路的稿纸,马场公彦再次被震撼。

    这不仅仅是翻译。

    你特么蓬头垢面,为了一本这么个?

    想出位想疯了?

    想想丸山晟。

    算了。

    这是学术研究般的虔诚。

    藤井君有他老师治学的风采!

    当他读到藤井对《红绸》下半部那些关键段落,如黄思源木梳的象征、许建军的心理创伤、时空交织叙事技巧的分析笔记时,他彻底明白了丸山昇为何如此激动,也明白了许成军这部作品的真正分量。

    终究他那二把刀的中文传不了情,达不了意。

    马场对当前世界文学的认识,远非此时国内可比。

    这不仅是好故事,更是具备方法论意义的文学探索。

    “藤井君,你的工作……非常了不起!”

    马场公彦由衷赞叹,“这部作品,确实值得你,也值得岩波书店投入全部心血!”

    紧接着,马场公彦又在魔都多停留了数日,他不再仅仅局限于涉外宾馆和大学校园,而是拿着《清明》杂志,走访了南京东路的新华书店,观察读者抢购的热潮。

    他与魔都作协的几位评论家交谈,聆听他们对许成军和《红绸》的评价。

    他甚至试图去理解《浪潮》杂志在高校中的影响力。

    这一切的市场和文化氛围考察,都进一步印证了他的判断。

    他想赌。

    赌这个中国年轻人能有别人做不到的事。

    最终,在离开中国前,马场公彦再次郑重地约见了许成军和藤井省三。

    “许先生,藤井君,”马场公彦的态度比初次见面时更加谦逊和热切,“经过这几日的深入了解,我代表岩波书店,正式决定出版《红绸》日文版。我们将以藤井君的译稿为基础,聘请资深编辑与藤井君共同打磨,力求完美呈现原作神韵。”

    “并且,如果市场表现不错,我们会全力争取将《红绸》纳入‘岩波文库’系列!”

    画饼嘛!

    “版税呢?”

    马场公彦皱眉,他觉得许成军有些过分。

    虽然认可许成军的故事,但是不代表他有资格在日本最大的书店前谈版税。

    “我们会按照正常”

    许成军摆摆手:“马场先生,说实话我个人无意这本书的海外出版,或者无意在日本出版,如果真本书得不到他应有的条件和待遇,那么这次谈话可以打住了。”

    许成军不缺钱,或者说他有信心在这个年代赚钱。

    写书不说了,他毕业留校就是副教授起步。

    后面分房也好,买房也好,买股票也罢,做生意也好。

    总不会缺钱。

    没必要为了这点玩意跟一个日本人低三下气。

    前面能谈是给外事部门面子。

    中日交流是主流,未来日资进驻一定程度上还是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藤井捏了把汗,但他没有在这个场合直接说话的资格。

    马场眉头皱紧,内心有点犹豫。

    他本来想给许成军一个日本青年作者相对不错的版税条件。

    根据日本《著作权事典》,版税是按出版书籍定价的一定比率乘以发行份数所得总金额,由出版者支付给著作权所有者。

    版税率根据书籍性质、销路推测、著作者名气等由双方同意后决定。

    一般以10%为惯例。

    马场给出的也是这个数额。

    但是这么看,似乎远远达不到许成军的期待。

    “许君,我原定预想.”

    “原定的事就不用说了。”许成军再次打断,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在中国的稿费待遇已是顶尖。到了日本,我也不接受任何‘特别照顾’或‘新人标准’。今天的会面就到这里,您可以回去重新考虑。”

    不等马场和藤井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许成军已起身,礼节性地与马场一握手,随即转身离去,没有丝毫留恋。

    许成军不理马场和藤井震惊的表情。

    起身对马场伸出了手。

    轻轻一握,转身就走。

    不是许成军装,是他知道对小日子你姿态越低,他们越看不上你。

    民族劣根性。

    优势在我。

    许成军刚一回去,林一民赶紧上来:“成军,怎么样了!”

    “什么怎么样了?”

    “日文版出版啊!”

    “他们希望出版我书的日译版本,但是.”

    林一民等了半天,却看许成军已经沉入到创作的状态里,实在没忍住,还是追问了句。

    “但是啥啊?”

    “我没同意啊~”

    “靠,你有毛病啊!出海啊!当代作家出海第一人啊!你疯了啊!”

    许成军摊摊手:“版税不给个合理的待遇,就不出了呗~”

    “靠!!!”

    林一民扶着额头,一时语塞。

    别人遇上这种机会,倒贴钱都愿意,这位爷居然还嫌弃上版税了!

    许成军没再理会他,已经沉入了自己的创作世界。他是真的忙,有比纠结一次不对等的出版更重要的事要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