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5.抚恤金争夺.都想争顶班名额.香兰归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65.抚恤金争夺.都想争顶班名额.香兰归家 (第2/3页)

,又看看王氏,最后目光落在阳永康和阳光明身上,缓缓开口:

    “这笔钱,是建军用命换来的,只能用在阿毛身上,这一点,天经地义,谁也不能动心思!”

    他顿了顿,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既然两边都有顾虑,那就折中,七百六十五块,分成两份存定期。

    一张存单三百八十二块五,由香兰保管。另一张,也是三百八十二块五,由他奶奶保管。”

    他看向李桂花和王金环她们,解释道:“就像桂花说的,未来时间太长,谁也说不准有个什么变故。

    分成两边保管,也是个保障。

    两边互相监督,也能避免万一出现的糊涂账。

    将来阿毛要用钱的时候,两边一起拿出来,谁也做不了假。”

    这个方案,既照顾了王氏想掌控一部分钱的心理,也满足了李桂花代表阳家让香兰掌握一部分抚恤金的要求,还堵住了关于姑姐们可能占便宜的悠悠之口。

    李桂花心里飞快地掂量了一下。

    虽然没能全部拿到手,但拿到一半也算是个不错的成果,至少确保了香兰对这笔钱的部分控制权。

    而且王师傅的理由也充分,她再反对就显得无理取闹了。

    她脸上立刻露出赞同的笑容:“王伯伯这个主意好!公平!稳妥!两边都放心!还是您老人家想得周到!”

    王氏嘴唇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着老伴疲惫而坚定的眼神,再看看李桂花那副“大局已定”的表情,终究把话咽了回去,默默点了点头。

    王金环和王银环自然更无异议。

    阳永康也微微颔首:“亲家考虑得周全,这样好。”

    张秀英也松了口气,跟着点头。

    阳光明看着父亲和王师傅,眼神平静,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意外。

    “一次性抚恤金,就这么定了。”王师傅仿佛卸下了一个重担,声音松快了些,“再说说每月那十七块的长期抚恤金。”

    这次他没等别人开口,自己直接说出了想法:

    “这钱,是厂里按月发给红红和阿毛的生活费。

    现在建军虽然不在了,但家里还有我挣的这一份工资。等以后香兰上班了,也有工资。

    咱们家人口不算多,日子紧巴点也能过。这每月十七块,我的意思是,也存起来!一分不动!”

    他看向众人,语气坚决:“存折就单立一个户头,专门给两个孩子存着。等将来红红出嫁,阿毛娶媳妇,再拿出来,全部花在他们身上!这钱,谁也不能挪用!”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立刻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

    就连李桂花也连连点头,这笔钱是给两个孩子的,领导都说了,这笔钱会发到香兰手里,给两个孩子单开一个户头不重要,重要的是存折要在香兰手里。

    一些细枝末节,没什么好争的。

    “接下来,就是顶班名额的事。”王师傅的目光转向阳香兰,带着一丝安慰,“香兰接班,进东方厂,这是厂里定的,也是情理之中。岗位的事,光明托唐科长费了心,争取到了照顾,咱们心里要有数。”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个女儿王金环和王银环。

    两人虽然都眼巴巴地看着,但她们心里也清楚,这个名额轮不到她们。

    爹妈再疼女儿,也不可能把儿媳妇应得的名额给她们。况且还有阳家人在场,她们更不敢开口。两人都默默低下头,算是默认了。

    王师傅点点头:“好,香兰接班这事,就这么定了。”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落在阳光明身上,带着郑重和托付的意味:

    “最后要说的,是李二柱赔偿的这个名额。这个名额,是意外得来的,是光明你一手谋划,又托了唐科长,说动了厂里同意,才有了这个名额。

    能办成这件大事,肯定还搭上了大人情和东西,才争取到的。”

    他语气诚恳:“我们王家这边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还在上班,她奶奶年纪大了,红红和阿毛都太小,顶不了班。这个名额……我们王家没有合适的人能接。”

    他环视一圈,最后目光还是定在阳光明脸上:“光明,这个名额该如何安排,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毕竟,这个名额能拿到,你出力最大,看得也最明白。”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阳光明身上。

    李桂花的心猛地提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王金环和王银环也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希冀的光。

    阳光明迎着王师傅的目光,神色沉稳,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他微微坐直身体,声音清晰而平缓:

    “王伯伯,既然您让我说,我就站在现实的角度,说说我的想法。”

    “第一,这个名额来之不易,绝不能白白浪费掉。

    王家没有合适的人接,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转让出去。

    肥水不流外人田,优先考虑我们两边的亲戚。”

    “第二,转让不能是无偿的。

    东方机械厂是大厂,一个正式工名额,外头想转让到手,少说也要八百五到九百块钱。

    既然是转让给自家亲戚,总要有些情分在里头。

    我觉得,八百块钱的价格,比较公道合理。既体现了亲戚的情分,也没让王家太吃亏。”

    “第三。”他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几个有意向的人,“这个转让,有一个前提条件。它不是永久转让。”

    他看向王师傅和王氏,也看向阳永康:“这个名额,说到底,是李二柱赔偿给王家、赔偿给阿毛和红红的。

    现在转让出去,是因为他们年纪小,用不上。

    但将来,等阿毛和红红长大了,如果需要工作,而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那么,这个工作名额,必须按照今天转让的价格——八百块钱,重新转让回来!接替的人,必须无条件同意!”

    他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消化这个信息。

    “谁想接手这个工作名额,就必须接受这个条件!而且,要白纸黑字写下来,签字画押!今天在场的所有亲友,都要作为见证人签字!”

    他补充道:“当然,如果将来红红和阿毛自己出息了,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不需要这个名额了,那么这一次转让,就是八百块钱的永久转让,王家以后也不会再要回来。”

    这个方案,既解决了眼前名额闲置的问题,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阿毛和红红未来的利益,还考虑到了亲戚情分和市场价格。

    王师傅听完,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用力地点点头:“光明,你想得周全!这个法子好!合情合理!我同意!”

    阳永康也沉声道:“光明考虑得很长远,这个方案可行。”

    两边的大家长都点了头,这个转让方案的基本框架就算是敲定了。

    既然方案定了,接下来就是决定这个名额花落谁家的时候了。

    空气瞬间再次变得紧绷起来。

    就在阳光明话音落下的瞬间,李桂花的心脏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怦怦狂跳。

    一个国营大厂的正式工名额!每月有固定工资,有劳保福利,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她李桂花,没有工作,一直靠着丈夫阳光辉的工资和婆家的帮衬过日子。

    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她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处境,成为有工资收入的人!

    在婆家、在娘家,甚至在石库门的邻里间,腰杆都能挺得更直!

    就算最后争不到,她也必须第一个表态!抢占先机!

    万一……万一王家那边没人好意思和她争,或者公婆看在她为香兰说话的份上同意了呢?

    那八百块钱虽然是个天文数字,但只要王家愿意通融,允许她分期付款,甚至将来从她工资里慢慢扣,她就有办法!哪怕多给点利息她都愿意!

    巨大的诱惑和急切,让她几乎按捺不住。

    就在这念头电光火石般闪过脑海的刹那,李桂花猛地站起身。

    她的动作有些突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脸上堆起热切的笑容,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先声夺人:

    “王伯伯!阿姨!爸!妈!既然光明说了,名额优先考虑自家亲戚,那我就不客气了!”

    她挺直腰板,目光灼灼地看着王师傅和王氏:“这个工作名额,我想接!

    我李桂花没有工作,一直闲在家里。要是能进东方厂,我一定好好干!绝不给我们两家人丢脸!那八百块钱,我……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想办法凑齐!”

    她一口气说完,胸口微微起伏,眼神里充满了志在必得的光芒。抢先表态,就是要堵住王金环和王银环的嘴!

    然而,李桂花能想明白的道理,王金环和王银环又怎么会不懂?

    工作名额的珍贵,尤其是在东方机械厂这样的国营大厂,意味着什么,她们太清楚了。

    王金环脑子转得快,一看李桂花抢先了,哪里还坐得住?

    她也“噌”地一下站了起来,脸上挤出笑容,语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竞争意味:

    “爸,妈!桂花想接班是好事,不过……这个名额,是二柱赔偿给我们王家的,说到底,还是建军的命换来的……”

    她刻意强调了“王家”和“建军”,目光扫过李桂花,又看向父母,“我是建军的亲大姐,虽说嫁出去了,可骨肉亲情断不了!

    我也没个正式工作,家里日子也紧巴。

    要是能进厂,有了这份工资,也能多帮衬帮衬家里,多照顾照顾红红和阿毛!

    这八百块钱,我就是借,也要借来!”

    她的话,点明了自己的血缘关系和王家女儿的身份,隐隐压了李桂花这个“外姓媳妇”一头,同时打出了亲情和帮衬牌。

    王银环性子不如大姐泼辣,但巨大的诱惑也让她鼓起了勇气。

    她怯生生地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