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5.抚恤金争夺.都想争顶班名额.香兰归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65.抚恤金争夺.都想争顶班名额.香兰归家 (第3/3页)

跟着站起来,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爸,妈……我……我也没工作。我也想……也想试试。

    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要是……要是能有个工作……”

    她没再说下去,但那份渴望和窘迫,已经表露无遗。

    小小的堂屋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摇曳的烛光下,三个女人的身影显得格外清晰。

    李桂花站在阳家这边,脸上是急切和志在必得。

    王金环站在王家女儿这边,眼神里带着竞争和血缘上的优势感。

    王银环夹在中间,有些怯懦,但同样不愿放弃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王师傅、王氏、阳永康、张秀英、阳光辉、阳香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这三个女人身上来回移动。

    王建军的遗像在烛光中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原本沉重压抑的空气,此刻被一种新的激烈争夺所取代。

    王师傅感到一阵头疼。

    金环和银环都是他的亲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李桂花是香兰的嫂子,这个工作名额又是阳光明花了大力切争取来的,这一点不得不考虑。

    他看向老伴王氏,王氏也是一脸为难。

    “这……”王师傅搓着粗糙的大手,看向阳光明,“光明,你看这……”

    阳光明面色平静,似乎早有预料。

    他开口道:“王伯伯,名额只有一个,想接的人有三个。

    手心手背都是肉,您和阿姨肯定为难。

    我看,不如这样:既然都符合‘优先自家亲戚’的条件,也都愿意接受回购条款,那就看谁能先把钱全部凑齐。”

    他目光扫过李桂花、王金环、王银环:“嫂子、金环姐、银环姐,你们各自回去,跟家里商量一下,看看谁能最快拿出这八百块钱。

    星期天,大家再过来一趟,谁能凑齐,就优先转让给谁。

    这样,公平合理,也免得伤了亲戚和气。”

    这个办法,把难题抛回给了竞争者自己,也给了大家一个缓冲。

    毕竟八百块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不吃不喝两年的工资。

    李桂花心里咯噔一下。

    她娘家条件普通,丈夫阳光辉的工资也有限,这些年精打细算,也就存下了三百多块钱,一下子拿出八百块,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找人借钱?谁能把钱借给她?

    她心里迅速盘算着可能的门路,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犹豫,立刻点头:“光明说得对!这样公平!我同意!我这就回去想法子!”

    王金环心里也打鼓。她婆家条件也就一般,自己的小家庭几乎没什么存款,八百块无疑是个巨大的数字,压力太大,婆家那边未必能同意。

    不过她性格要强,绝不肯在气势上输给李桂花,也立刻表态:“行!就按光明说的办!我也回去商量!”

    王银环看着两个人都表了态,也小声说:“我……我也回去问问当家的。”

    “好,那就先这么定。”王师傅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阳光明一眼。这个办法暂时化解了眼前的争执。

    事情基本议定,屋里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连续几天的悲痛和劳累,让所有人都感到精疲力竭。

    阳永康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又给张秀英递了个眼色。

    张秀英会意,身体微微晃了一下,手无意识地抬起来,轻轻按在了左胸口的位置。

    李桂花时刻留意着婆婆的动静,立刻扶紧了她的胳膊,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紧张:“妈?妈您怎么了?是不是又……”

    张秀英眉头紧蹙,脸色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更加蜡黄,声音微弱带着喘息:“心口……心口闷得慌……有点……有点喘不上气……”

    她说着,身体软软地往李桂花身上靠去。

    “妈!”李桂花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哭腔,显得惊慌失措,“您别吓我啊!爸!妈她好像又不行了!这可怎么办啊!”

    她一边用力撑住张秀英,一边焦急地看向阳永康和阳光明,又转向王师傅和王氏,不经意的扫了一眼,语速飞快,嘴里念叨着:

    “我妈这心脏的老毛病又犯了!

    前两年,大夫就说是什么心绞痛,不能受刺激不能累着!

    这几天为了姐夫的事,她吃不下睡不好,夜里总说心口针扎似的疼,昨晚疼得差点背过气去,含了好几颗急救药才缓过来!

    这次打击这么大,她肯定撑不住了!”

    她的话像连珠炮一样,带着真切的担忧,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阳永康立刻上前一步,扶住张秀英的另一边胳膊,眉头紧锁,声音低沉:“秀英!秀英你撑住!”

    他抬头看向王师傅和王氏,语气带着歉意和急切:“亲家,亲家母,对不住,秀英这身体……怕是受不住了。得赶紧送她回去歇着,家里备着药。”

    王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有些发懵,看着张秀英靠在儿媳身上那副虚弱的样子,连声道:“哎呀,亲家母!这几天肯定累着你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王师傅也连忙道:“永康,快!快扶香兰妈回去!身体要紧!”

    阳香兰原本空洞的眼神也因母亲的“突发急病”而闪过一丝慌乱和担忧,下意识地想站起来:“妈……”

    李桂花眼疾手快,一边紧紧扶着张秀英,一边转头看向阳香兰,语气又急又快,带着不容置疑的恳切:

    “香兰!你看妈这脸色!太吓人了!她现在身边没个人日夜照应着不行!

    你心里难受,姐知道,可红红和阿毛还这么小,正是闹人的时候,你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又刚出月子,哪能再分心担忧妈的身体?”

    她顿了顿,语速更快:“你现在的情况,再也承受不住任何的担忧和焦灼,要是天天忧思不安,万一把奶水憋回去,那麻烦可就大了!

    可妈的身体这样,要是不让你亲眼看到,不让你在一旁照顾照顾,你肯定也放心不下。

    不如……你带着孩子,先回娘家住一段时间!

    一来方便照顾妈,尽尽孝心;二来换个环境,你自己也能缓缓神,不用天天对着……对着那些旧物伤心,也能早点打起精神来。

    毕竟,以后这个家,两个孩子,都得靠你撑着!

    你得先把自己顾好了,才能顾孩子啊!

    娘家有爸、妈、我和你大哥、明明,都能搭把手!你说是不是?”

    李桂花的话,句句都点在关键处——尽孝、换环境、缓心神、有人帮衬。尤其是在张秀英此刻“病发”的情境下,显得无比合情合理。

    阳香兰看着母亲靠在嫂子身上,脸色灰败、眉头紧蹙的痛苦模样,再看看自己怀里熟睡的小儿子和腿边一脸懵懂害怕的女儿,巨大的茫然和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

    王师傅和王氏对视一眼。亲家母当众发病,情况危急,儿媳带着孩子回娘家照顾母亲,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他们纵然心里万般不舍,尤其是舍不得刚满月的大孙子阿毛,可在这情势下,怎么开口阻拦?

    王氏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看着张秀英的样子,又看看阳香兰那副失魂落魄又强撑着的样子,最终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浑浊的眼泪又流了下来,无力地摆了摆手。

    王师傅喉咙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香兰……你妈身体要紧。你……你就带着孩子,先回娘家住段时间吧。

    照顾好你妈,也……也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家里……有我和你妈在,不用担心。”

    阳香兰木然地点了点头。

    她脑子里一片混沌,只觉得好累好累。母亲的病容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离开这个充满建军气息、让她窒息的地方,去娘家那个熟悉的环境,似乎……也是一种解脱。

    “那就……麻烦亲家了。”阳永康沉声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

    他立刻指挥,“光辉,明明,扶好你妈。桂花,你帮着香兰收拾一下红红和阿毛的东西,动作快点。”

    阳光明和阳光辉立刻上前,一左一右小心地搀扶住张秀英。

    李桂花应了一声,拉着香兰的手进了屋,在香兰的指挥下,两个人一起动手,动作麻利地开始收拾红红的小包袱和阿毛的尿布、奶瓶等物。

    李桂花重点询问香兰的衣服都放在哪里,能带的东西,都装进了包袱里。

    王金环和王银环看着这一幕,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什么。

    很快,东西收拾好了。

    阳家人向王师傅和王氏道别。

    “亲家,亲家母,我们……先回去了。你们也多保重身体。”阳永康说道。

    “回吧,回吧……路上慢点,照顾好香兰妈……”王师傅声音哽咽。

    王氏靠在藤椅里,只是无声地流泪,目光紧紧追随着阳香兰怀里那个小小的襁褓。

    阳香兰抱着孩子,牵着红红,最后看了一眼墙上丈夫的遗像,眼神空洞而疲惫,转身跟着家人走出了这间承载了巨大悲伤和短暂温情的屋子。

    屋外,天色已近黄昏。

    石库门的天井里静悄悄的,几盏昏黄的路灯已经点亮。

    阳家人沉默地走出王家大门,融入弄堂的黑暗中。

    张秀英靠在两个儿子身上,脚步虚浮,但身体的重心已经能自己支撑一些。

    阳永康走在最前面,腰背挺直,步伐坚定。

    李桂花跟在后面,暗暗松了口气。

    阳光明扶着母亲,回头看了一眼王家那扇紧闭的门,又看了看身边抱着孩子、神情木然的大姐阳香兰。

    他知道,这一步,终于走出去了。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大姐和两个孩子,回到了他们身边。

    夜风吹过弄堂,带着一丝凉意。

    这一家人,带着一个刚失去父亲的婴儿,一个懵懂无知的女童,一个失去丈夫、灵魂破碎的女儿,和一个心力交瘁的母亲,踏上了回家的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