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厂会发难 (第2/3页)
展起来厂内自己科研力量和技术储备,就不用一直盯着一九零厂了。
周志强始终觉得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才是最好的,要不然他也不至于把数控分厂建的那么大,而且单单是技术科未来三年的规划,就要满四十人。
接下来单单讲新的光刻工艺技术原理,周志强就用了不少时间,主要是技术科内林工和李工等人虽然理解了,但是觉得以现在的条件不太可能做到。
就算做到了,精度提升空间也受限机械系统的精度,难以达到理想的光刻状态。
不如从其他方向突破,这样还有可能达到预期目标。
但周志强还没说话,这个提议便被赵成辉给否定了。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他们不是没往其他方向努力过,但实验了很多次、还和其他研究所进行和合作实验,依旧没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既然这样,还不如试试周志强提出的研发方向努力。
从技术科出来后,赵成辉便和周志强一块来到刘瑞光厂长的办公室。
刘瑞光一看到这两人同时赶来,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
在听完赵成辉说的事情后,刘厂长顿时嘬牙花子的说道:“周厂长,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啊.你来的话对我肯定没什么好事,刚才我还有些侥幸”
“刘厂长,这次真是合作研发,何况我就算是想借调走赵副厂长,你们的领导也不允许。”
周志强看的出刘厂长没较真,便笑着解释道:“如果有研发成果,那对咱们两家工厂都有好处。
而且这个好处,肯定比上次的硅晶管成果还要大,到时候对国内的计算机更新迭代的发展也是一个助力.”
何况影响的还不止这点,光刻工艺和集成电路的发展,影响的是整个电子工业,还有国防、航天、以及几十年后的电子战争等等。
赵成辉也开口劝道:“是啊,瑞光同志,这是合则两利的事,你也别太着急了。”
“我知道,也就是那么一说;不过周厂长再来几次,真要把我吓住了.”
刘厂长说完,又问向赵成辉道:“赵副厂长,你们带走技术科的人后,厂内的生产任务不会受到影响吧?”
“不会,现在技术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就是实现套刻精度上的突破,不过研究了许久,一直没什么效果,所以我才决定和志强同志他们厂联合搞研发。”
说是和周志强的数控分厂,但数控分厂压根没什么技术研发人员,明年六月才有第一批分来的技术员。
现在的话,只有周志强一人。
不过在赵成辉看来,周志强一个人,顶他们技术科三四十人。
有时候一个能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提供研发思路的科研专家,对整个科研项目的帮助都是极大的。
“那行吧,成辉同志。”
刘厂长开口说道:“你把名单给我,到时候给部里报上去。”
“行,明天就给你。”
赵成辉说完,转头又对周志强说道:“志强同志,走,咱们回去聊聊,你刚才说的从光学优化方向入手挺好的,不过你再详细说说.”
“.那行吧成辉同志,不过晚上我要回一趟厂里,先说好,下工时间一到我就要回去。”
周志强被拉着不好脱身,只好先答应赵成辉。
刚刚将赵成辉拉到他们数控分厂参加研发小组,周志强也不好人拽过来转身就走,只好跟着赵成辉去技术科再‘聊会’。
——————
没过几天,吴副领导那边也给周志强传来消息。
计算机研究所那边也会派来三名技术人员,长期支持数控分厂的研发项目。
有了这个好消息,真是让周志强过年时候都会笑上两声。
框架都搭建起来了,现在就要将明年的研发项目当做任务,汇总整理好后做成报告,给部里和计委那边提交一份。
距离过年放假没多长时间,差不多一个月后,就是大年三十。
车间内的生产任务都进入尾声,大部分工人铆足劲准备干完最后一班生产任务,接下来就可以好好过一次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