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 三强争鼎,试卷定乾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九章 三强争鼎,试卷定乾坤 (第3/3页)



    “都听到了吗?! 下毒陷害,此乃科场巨蠹,人神共愤!而林闲临危不乱,悬壶济考,以德报怨!此乃何等胸襟?何等仁德?科举取士取的是什么?取的是才,更是德!”

    他目光扫过王侍读和孙司业,沉声道:“若论才学,林闲之文别开生面切中时弊,尔等有目共睹。若论德行,林闲于考场之上拯同袍于危难活士子数十,此乃活命之恩如山重义。试问一张试卷,纵然辞藻再华美,能比得上这活生生的人命关天?能比得上这才德兼备,仁心仁术?!”

    周学政的质问,如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他最后拿起林闲的试卷,声音激昂无比:

    “文可安邦,医可救命,德能服众!此等才、识、德、术兼备的旷世奇才,若不点为解元,我等岂不是有眼无珠,愧对朝廷,愧对苍生?!难道要取那等下毒害人之辈,或只知吟风弄月、见死不救之徒为解元吗?!”

    这番结合了考场下毒巨案、林闲救人义举、并上升到“才德兼备”高度的慷慨陈词,彻底粉碎了所有反对声音!

    王侍读和孙司业冷汗涔涔,再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在“仁义”这面大旗下,所有关于文风的争论都显得微不足道。两人颓然坐下,不敢再发一言。

    就在这时,一名心腹书吏匆匆而入,在周学政耳边低语了几句。

    周学政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原本紧锁的眉头骤然舒展,嘴角甚至勾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他挥了挥手,示意书吏退下。

    随后,周学政清了清嗓子,环视全场仍在激烈争论的阅卷官,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缓缓开口:

    “刚赵王殿下传话,陛下阅过考生卷子后,钦点林闲文章最佳!本官身为皇上钦点之主考,肩负为国选才之重任。取士之道,在于唯才是举。林闲之试卷或许用语新奇,或许不合某些人之雅正,然其见识之超卓,思辨之深刻,关切实务之切,乃至其文中所蕴含的勃勃生机与创新精神,皆远非寻常试卷可比!此乃大才,乃至国士之雏形!”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一丝凛然之气:“故此,遵照陛下御批,本官决定今科江南乡试解元第一候选人,拟定为江陵府士子林闲!同时将李文渊和张远分列为第二和第三候选人,一并呈送陛下定夺!”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消息虽被严密封锁在内帘,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解元之争,林闲疑似胜出”的惊人消息,还是通过特殊渠道,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江宁、苏州、江陵,乃至京城的某些权贵耳中。

    一时间,三地士林与背后势力,暗流汹涌,反应各异。

    太子东宫,有人摔了杯子。

    清流府邸,有人摇头叹息。

    而江陵府内外,则是一片难以置信的狂喜与期待!

    一场由试卷引发的风暴,即将随着放榜之日席卷江南!

    但由于本次乡试的结果,牵扯皇帝及三位皇子。

    周学政只能强力推荐林闲,最终裁决,还要看京城拍板定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