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章 就地取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1章 就地取材 (第2/3页)

,可以将落差增加到十米左右。

    这个落差对于小型水电站来说,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

    “就是这里了!”

    赵四跳下岩石,语气肯定地对围拢过来的众人说,

    “地形条件理想,岩石基础好,落差也够。”

    “我们就在这里,给906厂,给这片山沟,建起自己的‘光明之源’!”

    选址确定,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接下来更关键也更艰难的是:用什么来建?

    回到指挥部,赵四立刻铺开图纸,但画的不是水电站的最终效果图,而是一张张零部件草图和技术要求。

    他清楚地知道,在眼下这种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等待上级调拨专用水电设备是痴人说梦,必须发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充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废旧物资。

    “水电站核心是水轮机、发电机和传动系统。”

    赵四用铅笔点着图纸,“水轮机,我们自己做!”

    “用废旧钢材切割焊接,制造简单的冲击式水轮机,虽然效率比不上工厂成品,但结构简单,可靠耐用,适合我们当前的技术水平。”

    “发电机是关键,也是最难解决的。”

    冯卫国皱着眉头,“这玩意儿技术含量高,咱们可造不出来。”

    “没错,全新的发电机想都别想。”

    赵四点点头,话锋一转。

    “但是,厂里和附近有没有报废的汽车、坦克?”

    “甚至是损坏的机床?”

    “它们的发动机、电机,或许可以改造!”

    一句话点醒了冯卫国。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仓库里还真堆着些破烂!”

    “有以前运输队报废的两台老解放卡车的发动机,还有几台不知道哪个野战部队淘汰下来、说是修复价值不大的旧发电机!”

    “一直当废铁扔着呢!”

    “太好了!”

    赵四精神一振,“立刻把它们都找出来!”

    “王永革,你带几个老师傅,负责拆卸检查,评估哪些部件可以利用。”

    “重点是发电机转子和定子,看绕组损坏情况,能修复的尽量修复!”

    “是!”王永革领命,立刻带人冲向仓库。

    “传动部分,可以用废旧卡车的变速箱、传动轴来改造。”

    “压力钢管是个难题……”

    赵四沉吟着,“没有无缝钢管,我们就用厚钢板卷制焊接!”

    “虽然工艺要求高,但咱们有最好的焊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